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六衛,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捲起竹簡,說道:“卿所言不虛,不過朕此次欲改三衛制。新入衛戶之蠻人,分田畝而不分奴。免徭役,不繳賦稅,閒時務農,戰時出征即可,可有難處?”

前三衛長龔祿說道:“啟稟陛下,生蠻驕橫,目無法紀。初募兵時,蠻人不識我大漢恩德。我大漢或徵,或伐使,才能使蠻人歸附。後有諸戶以奴隸配之,使其富庶,專事披甲出征而不必為生計而忙碌,揚其勇武善戰的之性。方使其歡喜,願以從之。如今不配奴,僅分田,初期恐蠻人多有不願意從者。”

三衛制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建立過程中需要打破他們原有的居住模式,用種、邑模式居住,有官吏治理漢化他們,還有軍官操練。如果當初沒有配備奴隸,恐怕這些蠻人早叛逃了,哪裡會服從於大漢。

如今免除配備奴隸的政策,也就是說蠻人還要自己負擔農事,遇戰事而出征,將會給他們本身增加大量的經濟壓力。加上不適應衛戶生活,容易出現叛逃的案例,這也是龔祿所說的內容。

龔祿作為第一任的三衛長,對於這方面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劉禪擺了擺手,解釋說道:“龔卿所言不無道理,只是今時不同往日。今後新設種、邑將在關中安置,而不在巴蜀。卿所言憂慮,依然不在。”

往日的衛戶安置在巴蜀地區,如果打仗的話,可能要從巴蜀前往西北地區,有上千裡之遙,征戰時日良久。如果家中沒有奴隸的話,遇到春耕夏收,容易荒廢農事。

如果將他們安置在關中的話,日後不管是防守、還是出征,將省去大量的行軍時間,不容易荒廢農事。

劉禪擴編三衛的目的,便是欲給關中增加當地駐軍,方便日後討伐曹魏。漢兵士卒不容易遷移,讓蠻人移居就方便許多了。不從者討,直接編入衛戶之中。

龔祿明白劉禪之意,不在言語,閉嘴退下。

“王卿何在?”

“臣在!”王士應道。

劉禪站起身子,負手背腰說道:“四衛之名久矣,今為擴軍。四衛多設二衛,其如下新設右青甲衛,增右赤甲衛。各析叟種衛戶填充新增二衛。”

“諾!”

王士抬頭看向天子,問道:“啟稟陛下,新增衛戶從何而出?”

劉禪手按長劍,沉聲說道:“七月,朕率右白、右赤、右青三衛,兵分三路西討汶山、漢嘉諸蠻。正三衛分別調往南中、江州、河湟三地,受三地都督、校尉管轄,當地募夷編戶各入其衛中。”

“諾!”四衛將校應道。

汶山、漢嘉二郡西部乃是青藏高原邊緣,存在著大量蠻夷。他們時反時降,性情兇惡,武器落後,以往會入侵富饒的蜀地,非常適合作為新三衛編戶的兵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王朝

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