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內慧外溫,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皆乃普通皇子應有之品性。朕今日所問,乃是欲知其權謀智數如何?”
張溫聽出了劉禪的不滿,硬著頭皮說道:“大皇子為人,常迎合長者的歡心,不能行自己不喜之事。其謀術暗藏於胸,權略待時而發。今陛下欲知其深淺,當讓其遇難,以查其能。權謀智數,非提前所能估算也!”
“臣為其師,不敢多言大皇子之才略。因還有三位皇子從臣習讀,當持中立之心,傾囊以授諸皇子。不過臣以為權謀智數雖來自天性,但亦能從勤奮中而得。吳主孫權天性尚謀,權術過人,但亦勤奮於學。故能制江東、淮泗之人為己用。”張溫說道。
劉禪嘆了口氣,說道:“卿慎言慎行,朕當知也。只是天下還未一統,大業未有歸一。三國士人心跡不一,若無權謀智數,如何能制人以用之。朕問卿大皇子習讀何書,便是欲知大皇子可有內學權術以自謀,外用恭順以敬人。”
“眾人皆言大皇子恭順待人,尊長愛幼。朕卻不以為然,其母卑賤,偶被朕所寵,今得以入宮。昔朕欲讓王夫人親戚入成都,謀富貴以伴身。王夫人有自知之明,令兄長不得入蜀中,只可留於縣中耕讀為吏,不可胡作非為。”
劉禪向張溫吐露王夫人不為人知的秘密,說道。
“故王夫人有內慧於心自保,外以溫和以順人,非常人之所能見也。今大皇子久隨身旁,若能類母,加以調教,或能成才。”
王夫人不識詩書,也不曾學過女誡,從見識維度上肯定比不上出身富貴的夏侯徽及張皇后等人。但有自知之明,又會內慧知曉藏拙自保,實屬難得。
大皇子劉璿若真能像她母親有內慧自謀,外用恭順溫和藏拙,資質已經是上層了。像不像自己,劉禪沒啥想法。畢竟任何一個出色的帝王都不可能相同,追求類己,反而不好。
至於治政、軍略才能,劉禪也不是特別在意。拿高皇帝劉邦來說,武不及韓信、文不如蕭何、謀難比張良。但是他從起兵到平天下,就用了六年時間。縱觀華夏曆史,能有哪個帝王像他一樣用這麼短的時間統一未有大一統觀念的華夏大地。
張溫沉吟半響,終於說道:“大皇子常問臣《史記》之中人君故事,臣子內變之化。《漢書》內《地理志》《刑法志》《食貨志》等文,照抄於帛上,常以誦讀。”
劉禪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說道:“卿有教皇子之功,朕不敢相忘。”
劉禪對劉璿所讀的書,還是很滿意的。就拿《地理志》來說,其內容詳述戰國時期到西漢時期的領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勢風俗、名門望族等事。
這些內容或許對後世之人不如人物故事的精彩,但對於要治理政務的君王、臣子來說,這是初步認識天下形勢的最好資訊渠道。這也是為什麼孫權給他太子孫登強調要讀漢書,就是其中暗藏了許多智慧與知識。
畢竟史書從一開始就不是給普通人看的,而是為統治階級服務。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並非虛言。只不過古人沒有想到二千年後科技進步,全民教育,讓史書獲取不再困難。
張溫心中呼了口氣,拱手說道:“不敢,師者傳道授業而已。”
(差點稽核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