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成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傳大漢的正統性。

沒幾日,整個成都都婦孺老少皆知此事,並有向全國傳播趨勢。當時劉禪聽聞,自感曹叡孝死人了,曹丕也是不知者不畏,敢隨意定論一些事。

“謝陛下!”夏侯徽笑了起來,眼睛彎彎,好似像夜空中的月牙兒。

劉禪笑了笑,更加摟緊了夏侯徽的腰肢。

自大張去世後,劉禪的心也漸冷起來。不過也更重視身旁的那些重要的人,如諸葛亮患病,劉禪命人一日三問,瞭解他的病情。只可惜他的病情不見好轉,讓劉禪唏噓不已。

“陛下,廖侍中在外求見,言有要事稟告。”黃皓從圃苑小道中出現,稟告道。

劉禪面容遲疑,看了眼身側的夏侯徽,正欲讓廖立等等時,夏侯徽卻正色,說道:“陛下,要事為上,妾於宮中等候陛下。”

“善,你且回宮休息。晚些時候,朕至宮內尋你。”

說完,劉禪就大踏步離開圃苑,黃皓在後跟隨著。

劉禪在圃苑門口,見到正在不斷踱步,等候自己的廖立,問道:“公淵,不知有何要事需稟?”

踱步的廖立見是劉禪到來,奉上二份奏疏,歡喜說道:“啟稟陛下,前將軍攻略潼關,與句鎮西會合,共撤入潼關當中。”

說著,廖立指著另外一份奏疏,說道:“馬河湟平定西北羌亂,斬燒當羌王芒中、注詣二人,得河湟羌人三千餘家,析千餘家入關中,又分千餘家入隴西郡,充實隴右人口。留千家羌人於西平郡中,編戶為民,抽丁為兵。”

“哦!”劉禪拿過魏延、馬謖的奏疏,攤開來看。

半晌後,劉禪嘴角上揚,說道:“幼常不易,居然還向朕請罪,言未能在三月前平叛,有罪於朕。”

思慮半晌,劉禪笑著說道:“君無戲言,幼常未三月前平叛,便罰其為朕戍邊,待其六旬便歸國卸任。切記讓其保重身體,歸朝後,朕將委以重任。”

劉禪的懲罰與沒罰一樣,甚至還要重用他的傾向,話語間充滿了對馬謖的關心。

“諾!”

緊接著,劉禪開啟魏延的奏疏,微微頷首,說道:“潼關已克,讓伯約撤回關中。此戰士卒死傷數千,讓馬良注意撫慰將士家眷,不可令其寒心。大漢將重起大軍伐荊,且讓魏延注意邊疆守衛,不可讓逆魏乘虛而入。”

“諾!”

吩咐完,劉禪把奏疏交給侍從,往前走問道:“今歲夏收情況如何?各地可有不足?”

夏收及秋收的糧草關乎大漢明年東征荊州是否能如期正常進行,不得不讓劉禪注意。且夏收會比秋收重要些許,畢竟水稻、小麥都是夏收時節收穫的,秋收則是收割水稻、高粱。

為何水稻能夏、秋各收一次,也許因地而議,在巴蜀地區水土適宜,氣候溫暖,水稻一年二熟便可夏、秋收獲。不過的話,時間十分緊湊,百姓往往會在夏收水稻後,搶種水稻。

由於夏季需要完成收割、春耕,時間緊任務重,而在這個其間,大漢往往是不發動戰事,也不發徭役,儘可能給巴蜀百姓時間。因此大漢歷次北伐,都只在冬季時候發動。

那時候,百姓有時間去服徭役,士卒也可以安心離家,而不至於荒廢農事。

而東吳的話,由於艦船受水流的影響,常常會在春末、盛夏動兵,即便有河流船隻幫忙運輸,但也會大幅度影響到夏收、夏種、秋收的情況。這也是為何,東吳的賦稅是三國之中最高,百姓常常入山為寇的核心原因。

畢竟民以食為天,佔用了老百姓耕種、收割的時間,老百姓自然沒飯吃。沒吃飯,自然要跑,或是不敢生孩子。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常常向手下叮囑,不違農時,無失其時。

畢竟諸葛亮是人,他不是神,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