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水陸,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陵,峽口。
早些年時,為對抗佔據北方的曹魏,佔據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的東吳,為了與佔據四川盆地的蜀漢溝通聯絡,極其依賴長江水運。
特別是蜀漢打下隴右之後,東吳為了獲得大量的馬匹,取消部分的關稅,使得西陵逐漸富庶,成為了漢吳溝通的經濟中心。
當然人多了,就有各形各色的人物出沒,自然也成為了大漢探聽荊州內部的情報中心之一。
在劉禪兵發西陵之時,一份重要的情報便送到大軍手上,幫助先鋒陳到取得了開門紅。
陳到不愧是被陳壽稱讚為‘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之將。對吳作戰,發揮出色,上次面對步騭萬人進攻,陳到趁吳軍懈怠,領三百士卒出城,斬殺步騭之長子步協,威震吳軍,從而進封鎮西將軍。
而他這次匯合黃權大軍後,根據西陵傳來的情報,言雄父山有邸閣,屯有軍糧三十餘萬斛,還未被步騭放入城中。於是陳到上策建議,讓黃權率領大軍羊攻夷陵,自己實則率軍襲取雄父邸閣。
劉禪看完之後,直接批准陳到的意見。於是黃權襲取夷陵,步騭閉門自守,陳到率軍三千精銳進攻雄父邸閣。
漢軍大營,中軍營帳。
攻破雄父邸閣的老將陳到笑得合不攏嘴,取下佩劍交給守衛帳前的侍從,摘下頭盔,虎步入帳。
見劉禪身居高位,陳到跪地叩首,稟告道:“啟稟陛下,臣不辱使命,率三千精銳攻破雄父,收米三十二萬斛。且俘虜吳安北將軍譚旦,納降東吳軍民四千人。”
劉禪面露歡喜之色,起身離桉,扶起陳到,說道:“老將軍建有大功,年近七十,當不遜廉頗之勇也。”
陳到不敢居功自傲,拱手說道:“臣不敢居功,此戰皆賴陛下定奪,及黃太尉舉大兵相助。”
“哈哈!”劉禪拍了拍陳到的肩膀,很是滿意。
陳到,豫州汝南人。在老劉領豫州刺史時,投奔老劉,引為心腹。從公元197年開始從軍,到公元240年左右,也從一個毛頭小子,成為了鎮守一方的大將。
曾幾何時,陳到以為自己會老死於永安,再無建功之日。卻不料這些年機會降臨他的身上,從協助王平攻克房陵,再到斬殺步協,到如今獻策繳獲三十餘萬斛,可謂是時來運轉,能使世人知曉其名。
劉禪對於陳到這名老將,也是頗是喜愛,不得不說老劉給自己留下的老將還真是好用。
三十二萬斛軍糧什麼概念,一個普通士兵一個月所需軍糧一石半,一萬大軍一個月糧草一萬五千石。而這次從長江進攻西陵的漢軍不過五萬五千人而已,其一個月所需糧草也不過八萬兩千五百石糧草。
這三十二萬斛(石)軍糧,相當於大軍三個多月的支出。不管如何水運如何便捷,途中及運輸之間,肯定都會有折損,而且還有勞煩巴蜀百姓。因此這次繳獲的三十二萬斛軍糧,讓大漢更有底氣打這場仗了。
畢竟前兩年,連續舉十餘萬的大軍作戰,雖休息一年左右,但元氣還是有虧空。
劉禪收斂神情,封賞眾人,說道:“此戰陳卿攻略雄父邸閣,實乃大功,並其前功,封其為永安縣侯,以賞其功。安國,此戰士卒依各自戰功,依次封賞提拔,不必吝嗇。”
“諾!”
“謝陛下!”
待恭賀完畢,劉禪與黃權商討進攻西陵(夷陵)的方略。
對於這次用兵,劉禪、黃權等漢軍高層將領討論過很多次,特別黃權又是參加過老劉夷陵之戰,因此漢軍內部對此次作戰可謂是慎之又慎。
在這種情況下,劉禪借鑑了老劉夷陵之戰失敗的桉例,放棄了南岸行軍進攻夷道的做法,而是進攻江北的夷陵城。
當初老劉在水陸並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