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域,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都城外,姜維領著幾人策馬於官道上,向遠處的武擔山而去。此行姜維受劉禪詔命,特從朔方返回成都,以為述職。
時入八月,成都的天氣不復早些時候的炎熱,空氣中的熱氣也已漸漸退散。
不過常年居住在北地的姜維還是對成都的氣候頗有些不習慣,下意思地扯開了些領口。又取下馬側的水囊灌了一口,一股清涼的之意充斥全身,這才好了很多。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喝完,姜維長呼了口濁氣,問道:“休奕,可還適應成都天氣否?”
字為休奕的年輕士子用袖口擦拭了下額頭上的汗液,說道:“多謝君侯,玄還能適應。”
姜維笑了笑,開玩笑說道:“休奕可是我朔州第一位孝廉,可是寶貝的緊呢!”
“哈哈!”引起眾人歡笑。
“玄必不辜負君侯重望。”傅玄紅著臉,恭敬說道。
名玄,字休奕的年輕士子,其姓為傅,全名傅玄,乃‘白侯’傅幹之子,北地郡泥陽縣人。
白侯傅幹不滿曹氏篡位,作《王命論》以闡述劉氏正統之名,因此捲入金禕、吉本發起的反叛之中,遂是身死。傅玄幼年逃亡河內,飽受孤苦貧寒之苦,不過並未因此荒廢學業,反而發奮苦讀,成年後學識驚人。
在大漢平定關中以後,為安撫關中士人,遂給金禕、吉本、耿紀、韋晃等人追封,並給楊彪、傅幹上追諡,以為尊敬。
身在河東的傅玄聽聞後,痛哭流涕,從河內遠赴關中,欲重歸北地郡戶籍,重振門楣。
不過由於大漢制定了復郡朔方的政策,於是傅玄入朔方治下,而非入關中戶籍。北地太守張嶷聽聞後,向姜維稟告欲舉薦傅玄為孝廉。征戰歸來的姜維亦是召見傅玄,察其學識如何,交談後,發現其果有才華,正式舉薦傅玄為孝廉。
孝廉名額每個郡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姜維及朔州郡太守不想濫竽充數,復郡以來的數年內,就一直沒有向中央舉薦孝廉。
當然這也是經過劉禪同意的,讓朔方這種胡風氣重的地方挑選孝廉,無疑是為難他們了,還不如讓他們好好教化地方。
就這樣傅玄成為了北地復郡後的第一位孝廉,也是第一位朔州孝廉,並且隨長官姜維一同入京,可謂恩寵。
眾人一路閒談,臨近武擔新宮,在侍從的輔助下,姜維與傅玄整飭自己的冠帶,不敢違背禮制。
自大漢平定關中,給老劉上了廟號,確定禮法,追諡功臣後。大漢的禮儀制度在杜瓊的考究下,根據西漢的《越宮律》《朝律》也愈發正規起來,不像早些年的草臺班子,連年號、史官都搞不清楚。
在設立御史臺後,又在董允、杜恕的整頓下,也有了關於禮制的諫官,官吏稍有越矩,便會引風彈劾。
不過姜維、傅玄雖到宮殿,但他們想要見到劉禪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方可。
因為此時的劉禪正在偏殿接見西域長史宗預,與其交流西域的治理情況。
自東漢永初元年以來,東漢政府“罷西域都護”,中原對西域控制力最弱的時期,因為不管什麼級別的府,反正都沒有。後東漢設定西域長史,附屬於敦煌郡之下,又逢史學世家出身的班超之子班勇再次經略西域,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有所恢復,甚至出現一個小高潮。
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東漢的對西域的掌握肯定不如西漢。曹魏重新收復西域,其情況與東漢的情況所差不多,亦是隻設定了西域長史一職。
後大漢接手西域,以穩定局勢為上,未對西域展開深入治理。唯有在魏延擔任涼州刺史期間,與西域長史張就聯手打擊塞外的胡部,進一步對西域深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