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二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北地屬國。

朔風吹過,草原上草木隨之伏動。一隻兔子從山丘上的洞穴中竄出,稍稍停留,靜靜地凝視著山丘下鮮卑部落的氈帳,突然後腳一蹬隨之而走。

氈帳外,都泥正在溪水旁處理著一頭黃羊,身旁幾名孩童留著哈喇子,盯著黃羊蠢蠢欲動。

都泥是北山部落中出了名的勇士,這頭黃羊乃是他所獵。百騎長本想要去,蓋因春季黃羊北返塞外草原此時很難捕到。不過卻被都泥毫無猶豫地拒絕,這是他的獵物,擁有《北律》的保障,誰也無法剝奪。

《北律》乃單于命人所作,根據草原上習俗專門制定而成,聽說不過數千字而已,由上一級的千騎長保障律法的實施。自己不過是聽季安答科普《北律》時聽過,卻記了下來。

都泥將黃羊皮上的肉剔除乾淨,交給大兒子拓真,說道:“把黃羊皮洗洗,拿給你阿孃,過些天有漢人來收,能換不少糧食。”

“好!”

黃羊的皮透過漢人加工可以作被褥,或外袍避寒。故而關中的漢人常有人來收,價格給得不錯,甚至會用穀物來換。

他曾隨單于征戰東邊,經過關中,那裡有一座宏偉到令人目眩的城市,周圍居住著十幾萬的人口。漢人喚其為“長安”,聽千騎長說長安的意義是‘長治久安’。

以往來自長安的商人很狡猾,他們給的錢很少,或者用便宜的東西來換。但隨著前些年漢人天子當了單于,長安的商人安分很多,甚至有官吏用鹽、糧大批次買馬,這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了很多。

總體來說有了單于他們的日子便好過了很多,這讓都泥對這單于很是喜歡。至於隨單于征戰,讓都泥更喜歡。不像跟首領打仗,需要自備糧草。漢人單于很是大方,一路上都有提供米糧吃,不用自己出糧,打贏了還有賞賜可以拿。

拓真拿著黃羊皮,指著黃羊的尾巴,問道:“阿耶,尾巴不賣嗎?”

“不賣,季安答要。”

黃羊的尾巴毛可以拿來當做毛筆,品質甚好,價格亦是不低。不過他答應過季安答,要送他黃羊尾巴當做毛筆。

“季比德真(書記官)要來?太好了!”拓真興奮地問道。

拓真及幾名孩童很是興奮,紛紛將這則訊息告訴給部落中的其他人。

眾人口中的季比德真,便是季西。隨著大漢深入治理鮮卑、匈奴等部的需要,將軍中資歷深者,精通胡事的基層士官外放至國、道上,輔左骨都侯及千騎長處理政事。

季西生活在隴西,取了個羌女做老婆,對羌事很瞭解。至於胡事,勉強知道一些,至於鮮卑語的話,和同曲的鮮卑斥候學過皮毛。

加上他打了十幾年的仗,隨軍也認識些字,想著人也老了,希望過幾年安穩的生活,也給孩子留點家底,就硬著頭皮擔任了車蓋道千騎長的屬官比德真。

千騎長負責處理道內的行政、司法、軍事、貿易以及官吏的任免等事務。由於千騎長多是粗鄙,處理不清事務,也為了加強控制胡部。大漢向千騎長派遣了乞萬真(翻譯)、比德真(書吏)、烏矮真(商吏)等屬官,輔助他們理事。其中以比德真官(書吏)最高,相當於縣內的主簿,負責行政、司法。

雖然有些千騎長對屬官的到來不太歡迎,隨之相處這些知曉胡事的漢、羌人確實給各部落帶來好處,關係也慢慢地相處融洽起來。

季西在隴右集中培訓了一個月,便外放到了車蓋部。適應了幾個月,憑藉著他出色的箭法,自身的悍勇,與鮮卑勇士相處融洽,甚至還和都泥結為安答。

“來了,季比德真來了。”孩子們歡呼著。

季西騎在馬上,領著數十騎,帶著幾輛馬車到了部落內。隨車而來的還有舊稱五斗米教,現稱道教的道士,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