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猇亭,漢軍中軍。闌

黃昏時分,諸將踱步在大帳外,面露憂慮。此前戰事進展順利,他們本以為部分水師被抽調走戰事會簡單些,卻沒想到還是被東吳水軍阻擋於荊門河道。

霍弋低垂腦袋,皺著眉頭,滿是不甘。他本以為是勢如破竹之勢,卻不料依舊被荊門地勢所困。

難怪當初東漢滅公孫述,命大將岑彭逆江而上,眼看一統天下在即,但依舊被虎牙、荊門二山阻擋了二年之久。最後岑彭以火攻之,方才攻破虎牙、荊門二營,開啟進入巴蜀大地的東大門。

或許自己過於鑽牛角,想用水軍橫渡長江,還需三思再定。

“陛下,請諸位將軍入帳!”

霍弋微微回神,與眾人互相行禮,禮讓尊者後,再入營帳。

此時營帳內,劉禪也是端詳著夷道輿圖,陷入沉思當中。闌

“我等拜見陛下!”眾將應道。

“諸位免禮吧!”劉禪抬頭看向眾人,說道:“今水陸皆被吳人所阻,水軍校尉趙陽戰死,士卒折損千餘人,實乃敗績。朕喚諸位前來,乃是為問策於諸位,有何計策可破吳人?”

眾人低頭不語,紛紛沉思。

今率步卒進攻荊門營壘的傅肜,拱手說道:“陛下,今日我軍雖被吳人阻擋於營壘之外,然臣卻窺探吳人營壘佈置一二。吳人依山勢設營,佔據險要,兵力充沛,我軍實難克之。不如命鄧江州率兵北上,側擊夷道,裡應外合之下,或可破吳。”

如今的大漢比當初夷陵之戰時有了精進,而吳人也根據往日夷陵之戰的經驗,在險要處佈置營壘,也有了長進。特別是在當初被老劉擊破的荊門山一帶,佈置營壘,以為阻擋大漢東進。

劉禪沒有說話,而是希望手下有更好的方法。

不過傅肜的話,倒是啟發了其他人,廖立說道:“陛下,當今荊楚方面,我軍佔盡優勢,不如等待馬侯及鄧江州兵進。屆時我軍亦能得勝,吳人水師橫強亦有何用?”闌

劉禪微微挑眉,廖立、傅肜之言倒是不錯,但這都不是劉禪想要的答桉。作為一國君主,統帥主力之眾,佔據了江北之地,卻被全琮的戰敗之師,阻擋了前行道路,還有其他臣子幫助才能開啟突破口,這讓他有失顏面啊!

劉禪依舊沒有說話,目光掃過了黃權、王平、霍弋、元宏等人,他在等他想要的答桉。

等了許久,黃權開口說道:“陛下,吳人所長不過水戰,今日我軍乘順水之勢,取得小勝,然被吳人羊敗設計所破,可見其力衰也。我軍步騎之強,吳人莫能擋之。今被一險灘、固壘所阻,臣以為我將士不如深思計策,或可得破敵之策。”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太尉之言,乃朕之所思。吳人所恃不過地險,我軍不如順江北往下而行,乘油船趁機夜渡江南,繞過險灘、固壘,西擊吳營,或可得勝也。”

劉禪之策險歸險,但如果真能達成夜渡長江,當是如同神兵天降,或可幫助大漢開啟通往江漢平原的西大門。

就在劉禪話音初落之際,霍弋心中一動,出列說道:“臣以為陛下之策,當是可行之策,不過臣卻以為水師亦可東出破敵。”

“哦!”劉禪見發小也有計策,問道:“不知紹先想法如何?”闌

霍弋統率的水師今日敗於吳軍手上,劉禪對此並沒有過多的埋怨,而是表現出寬容和理解。畢竟霍弋與其他將校不同,他是與劉禪乃是亦臣亦友的關係。

今天劉禪若要將軍國大計託付給手下,除了諸葛亮、王平等少數人外,也就霍弋可以託付重任,是故豈能因為區區一次敗績而去計較。

霍弋整理了下,心中的思緒,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勝負大計,在此一舉。正如陛下所言,我軍今晨水戰破吳,然被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