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舊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襄陽,隆中。

“亮年幼才疏,恐有誤將軍下問。”

“水鏡先生之意,徐元直之語,豈是虛談,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

“德操,元直皆當今高士,亮乃一耕夫,安敢談天下大事,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先生過謙了,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如此,願聞將軍之志。”

“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只是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望先生開愚魯而拯救危難,實為萬幸。”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先取荊州為家,後取益州建立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此乃亮為將軍謀劃之大業。”

……

“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先生若不出山,如蒼生……”

“御~”

諸葛喬勒住韁繩,問道:“父親。”

“嗯~”

車駕上的諸葛亮從夢中驚醒,闔上的雙眸又重新睜開,握持的羽扇也掉落在車上,發出輕響。

諸葛亮連忙拾起羽扇,下意識地拂了拂,回道:“伯松有何事?”

諸葛喬湊近車駕,說道:“父親,我等祭拜完大父,今時間充裕,可要回隆中看看,還是直接回襄陽。”

諸葛亮念起所夢之事,頗是懷念過往,嘆了口氣,說道:“隆中,襄陽?今時間富裕,先回隆中看看,不知那草廬是否還在。”

說著,諸葛亮舉起羽扇,指向前方,說道:“若無記錯,此地向西南而行,驅車過彎,便能至草廬。”

“諾!”

“駕~”

諸葛喬雙腿夾馬腹,領頭而行。

上百名騎卒也緊隨車駕,防止周圍有亂軍賊人出沒,驚擾貴人。畢竟剛剛經過戰事,吳人潰走,周邊必然流竄著與大軍分開的軍士,為了生計很難不會對周邊百姓下手。當然鄧艾已經派遣出數支軍隊,巡邏戰場周邊,抓捕潰軍,穩定秩序。

驅車未過多久,車駕穩穩地緩緩停在了一座狹窄的木橋前。而在木橋後幾座屋舍搭建起來的莊園隱於竹林之間,二三十年過去,長受風吹雨打,看似老舊,但大體完整,未有殘缺。

諸葛亮在侍從的攙扶下,下了車駕,在橋上止步腳步,望著草廬,心中五味雜陳。

神情恍忽間好似看到了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的俊秀青年在廬中生活的點點滴滴,耕讀隆中的辛勞,迎娶嬌妻的喜悅,得遇明主的歡欣。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躬耕未忘國,先帝承三顧。遂許以驅使,漂泊三十載。縱橫匡社稷,上輔英主,下安黎庶。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作隴畝民。”

諸葛亮順口說了幾句詞,向草廬緩緩走去。

與此同時,草廬的大門也出人意料地開啟,一名四五十歲的農夫扛著農具,從廬內而出,見是諸葛亮而來,不由面露激動,喊道:“可是先生乎?”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而諸葛亮眯著眼,瞧了好久,臉色大喜,招手喊道:“可是當年童子乎?”

夏鳴放下農具,三步並作兩步,疾步走向諸葛亮,激動說道:“先生,正是童子我也。”

諸葛亮扶住正要行禮的童子,打量了幾眼,感慨說道:“三十年未見,非你喊我,亮幾乎認不出來你。”

夏鳴笑著應和,說道:“先生與三十年前一樣,仍是英姿勃發,恍如仙人也!”

“老矣,老矣。”諸葛亮揮了揮羽扇,笑道:“亮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