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荊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人驚歎。
鄧艾剛剛之語,看似在說自己與新野鄧氏關係不好,甚至不和他們共用祠堂,需要另闢一堂。
但實際上,鄧艾卻說我答應陛下和鄧氏親和的命令,但我向陛下保證,不會因為共同姓鄧,進行勾結。以何為證,我鄧艾不入新野鄧氏祠堂。
可以這麼說,鄧艾可馬上打戰,又可馬下安民,文武韜略俱全,且今政治嗅覺也覺醒了。不從軍,若從政者的話,其前途也是不低。
走了半晌,劉禪停下腳步,望著城南的峴山,說道:“今曹叡病死,孫權戰敗,或有人言,當順勢南下攻略江陵。朕卻以為今舉兵將有一年,士卒南北奔赴,頗是辛勞,欲撤軍回國,不甚妥當,不知卿之見以為如何?”
鄧艾微微躬腰,拱手說道:“臣同陛下之見,今冬季將過,春水將漲。且我軍雖有小得,但吳人根本未動,今若倉促南下,我軍又豈能得利。今之時,臣以為我軍當如賭者,今已嘗利,不可戀不得之利,否恐受敗也!”
“臣以為不如安撫荊北,穩固漢南地界。時吳人賦稅苛刻,百姓怨念頗重,荊蠻叛亂不止,臣以為命人南下入楚,收買官吏,安撫荊蠻以為內援。而我軍於漢水復土耕種,習練水師。當可南下攻略荊州,全據荊土,遏吳人西擾。”
劉禪扶著女牆,笑著說道:“卿之言當有大智。昔曹操舉二十萬之眾,匯荊州水師,欲一舉南下,平定天下。賈詡諫言:‘昔河北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曹操不從,遂南征而敗。若曹操納賈詡之言,天下三分恐難成也。”
當初曹操南征,賈詡勸諫說如今我軍佔據中原,又收復漢水以南的地界,兵鋒正盛。不如在江陵褒獎吏士、安撫百姓,使人們安土樂業,即可不勞師動眾,便可安定江東。
賈詡此語看似保守,好似鴿派人物,但實際上賈詡此策十分毒辣。賈詡是希望利用天子名義,又以物資來安撫荊楚士人以及百姓,分離江東割據政權的內部。
等待到荊北安穩,荊南平定之時,東吳長江天險喪失,東吳自然會土崩瓦解。畢竟赤壁之戰前的孫吳,其向心力及內部團結遠不如如今。連孫氏宗親都有想要投降者,更不用說其他人了。而且劉備都有南投交州蒼梧郡吳巨的打算了。
如今鄧艾的計策不能說可比賈詡的一針見血,可平江東之言。但鄧艾確實給了一個合適的方略。派遣細作入荊楚,尋找荊州漢人作為內應,利誘荊蠻反叛。而於外的話,就地開荒,發展農業,作為軍糧,並且練習水軍,以來對抗吳人的水師。
“今朕若納卿之言,或可攻略荊楚也。”說著,劉禪看向鄧艾,鄭重說道:“朕已知誰可對吳事也!非卿莫屬。”
嘩啦一聲,披著甲冑的鄧艾,單膝跪地,沉聲說道:“臣鄧艾不才,願領對吳之事,助陛下攻略荊楚。”
劉禪笑著扶起鄧艾,說道:“卿且安心,朕走之後,漢水以南,當屬卿領,不過還需聽命于都督子均也。”
“諾!”
漢水以南,簡稱漢南。荊蠻盤踞富庶的柤中一帶,就屬於漢南地界。
而柤中的話,已經被魏延及鄧艾看上,魏延火燒孫權後,西進試圖攻略柤中一帶作為戰功。鄧艾在夜襲孫權成功後,休整幾日,派遣鄧忠、傅僉南下攻略柤中。就是不知花落誰家了!
劉禪為保住荊北地界,也是費心,給王平一南一北各找了幫手,北防曹魏乃是句扶,南攻東吳乃是鄧艾。
畢竟荊北作為大漢進入中原,南下楚地的橋頭堡,沒有大將鎮守及忠心之人防備,肯定是行不通的。
關羽失荊州就是如此,看家的糜芳、士仁直接投了,那還玩個屁。
就在劉禪與鄧艾談話間,斥候來報,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