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外交事罷,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芝交付吳主。”
張溫敬佩說道:“昔日商高宗守喪(注①),使殷商國祚再次復興;周成王(注②)年幼卻使周朝德治天下,昔日過往二帝,其功勳普蓋天下,威徹四海。如今陛下之資,與古代聖賢等同,大漢有諸葛丞相輔佐執掌政務,滿朝百官皆如俊傑。允諾我吳國共分之求,臣以為大漢中興有望。”
劉禪聽聞張溫將自己比肩商高宗、周成王,不由臉紅,笑道:“謝張卿相賀,張卿即將遠行歸國,朕再次舉杯相送。”
在旁等候的黃皓趕忙端盤出列,劉禪走下玉階,端起酒杯,禮敬張溫。
張溫惶恐得舉起酒杯,一時間感慨之下,能言善辯的張溫有些哽咽說道:“謝陛下賜酒!今日之別不知何時方可相見。”
劉禪握著張溫手,輕聲說道:“張卿大才,朕只恨不能與卿共事。路途遙遠,卿萬事小心,日後必有機會再相見。”
兩人相飲而下,劉禪、諸葛亮送張溫行至殿外。
對於劉禪而言,禮遇張溫只不過是希望藉助其吳郡張氏名望在吳國宣傳大漢名聲,給東吳士人中留下良好的名聲,畢竟沒有比張溫更好的肉喇叭。
劉禪望著張溫遠去的背影,如是想道。
當然果然沒辜負劉禪期望,張溫回到吳國後,不斷宣傳劉禪的仁德愛民、禮賢下士;諸葛亮的忠心耿耿,治國有方;蜀中士人賢才兼備;尤其是不斷誇耀劉禪英明果敢,有古之聖君風采,一時間劉禪、諸葛亮名聲遠播東吳。
孫權聽聞後暗中嫉恨張溫稱讚大漢政治及大漢君臣,但顧及他名望在江東太過顯揚,又是江東吳郡四大士族,不敢輕舉妄動。經常憂慮張溫不能為自己所用,後面便令張溫遂與豫章郡的部隊出征與山越作戰,最後利用暨豔事件(注③)不分青紅皂白的將張溫廢黜,一同被免職的還有二弟張祗、張白。
-----------------
①武丁在位時期,前三年不理政事,之後勤於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
②周成王繼位時年幼,由周公旦輔政,平定三監之亂。周成王親政後,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征、編寫禮樂,加強了西周王朝的統治。與其子周康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③暨豔是吳國選曹尚書(國家人事部門的一把手),出於改革吳國政治制度上考慮,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發動聲勢浩大的官吏考察,並以孫權身邊地位最清貴的郎官為重點。但是造成大量的豪門反抗,孫權出於為穩的考慮,便將暨豔處死,平息豪門怨氣。
(小說意見可以在這裡留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