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南中廟算(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見眾人沒有問題相問,輕搖羽扇說道:“若說及南征,亮以為此役三萬士卒足矣!”

諸葛亮說完,望向劉禪是否有意見,冕旒搖晃下的劉禪面色如常,抬手示意諸葛亮繼續。

諸葛亮拱手行禮,直起腰後,側身面向眾人,說道:“亮以為南中之亂,首要在於夷王高定。先帝在時,時為夷帥高定便多次北攻新道縣;後先帝駕崩,高定公然于越嶲郡稱王,而且人兵力眾多,此僚不除,則南中難安。”

“高定兵敗,則益州雍闓、牂牁朱褒,如甕中之鱉,束手待擒。故臣以為兵分三路,李恢中路攻益州雍闓;門下督馬忠東路攻牂牁朱褒;臣領大軍兩萬西路出僰道南下安上,尋找高定主力與其野戰。”諸葛亮向劉禪拱手說道。

劉禪沒有回答,而是環視眾人,特意從永安趕回的黃權站出,先向劉禪恭敬地拱手,再向諸葛亮問道:“上丞相,權聞高定有萬餘兵馬,在犛牛、定笮、卑水多為壘守,以逸待勞。丞相為何不速破卑水敵軍,斷其一指再與高定野戰,若高定集結夷兵再與其野戰恐怕難也。”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公衡,你且看高定此人。高定根本不知兵也,對我軍從何而攻,心中根本無數,多地布兵,如果斷其一指反而會打草驚蛇,令其固守不出。”

“固亮才欲待其集結,一同破之。而且高定手下蠻夷部落眾多,若我等一一攻之,單獨叛亂部落反而會眾志成城;若是讓其集結一起,他等蠻夷如何知戰陣奧妙,野戰時便如同烏合之眾,一盤散沙,輕而易舉將其破之!”諸葛亮冷笑道。

黃權聽聞沉思後,拱手繼續問道:“丞相如何知其內部情況!”

諸葛亮輕笑道:“不可說也,公衡日後便知。”

黃權聽聞,拱手笑道:“既然丞相胸有成竹,權不再多言。”

劉禪見黃權退下,思慮半晌後,問道:“相父,朕以為越嶲作亂多時,相父可留一支兵馬留在越嶲繼續討伐不服蠻夷。況且越嶲蠻夷眾多,若無兵馬威懾,郡守難安。朕恐相父大軍撤離,越嶲郡又會復反。朕欲復設長利、高望、始昌軍馬場,以供日後北伐馬匹之用。”

諸葛亮思索劉禪話語,若是戰勝留下兵馬平定也不是不可,但一來留下兵力征討,蜀中便要運輸糧食,加重朝廷開支;二來戰爭剛結束,越嶲郡應該不會立即反叛,畢竟餘威尚在。

劉禪見諸葛亮不斷思索其中利弊,也不著急,而是緩緩說道:“朕曾聽子旭所言,蘇祁、邛都一代有銅、鐵礦。我大漢目前缺乏銅礦鑄幣,鐵礦鑄兵戈,若能將其治理開礦,可供我大漢之用。”

諸葛亮聽聞後,不再猶豫,而是直接問道:“陛下此言不假?”

劉禪示意向煜出列回道。

向煜有些拘束,拱手答道:“丞相,確實如此。蘇祁縣下有喜德一地,當地叟人之語稱其為‘夕奪拉達’,叟語之意為製造甲冑之地。此地有蘇祁叟,倚仗兵器,多次反抗朝廷。”

諸葛亮轉變想法,決定留兵馬討伐越嶲郡不服蠻夷,拱手向劉禪問道:“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選?”

少作沉吟,劉禪平淡說道:“朕欲復設部都尉,掌管漢嘉、越嶲郡兵整頓二地蠻夷。子均可擔此重任,令青衣衛可協助子均平定越嶲郡,待其後可以降服犛牛羌,令斷隔上百年的犛牛道可重新開通。”

頓了下,又瞧了下馬謖:“之前馬卿雖任越嶲郡太守,但逢高定叛亂,甚為可惜,此次可令馬卿重任越嶲郡太守。原越嶲郡太守龔祿,改任三衛長,治理三衛民事及其教化。”

“諾!”馬謖沉聲應道。

“朕曾聞馬卿才器過人,好論軍計。馬卿此次任越嶲郡太守,可輔助子均軍事,兩人想必能互補缺漏。”劉禪淡淡說道。

此前雖然劉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