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南中廟算(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叛亂雖平,但是犛牛羌將犛牛道斷絕百餘年,此道既平且近,乃是成都通往南中大道。”

“雖然犛牛羌在越嶲郡、漢嘉郡交界處根深蒂固,但是目前夷王高定佔據越嶲大部分地區,此地蠻夷眾多,非常難治理,幼常曾任越嶲郡太守,在任期間不敢深入,只能在邊境安上縣辦公,根本無法治理。”王平緩緩說道。

劉禪沉吟半晌後,問道:“子旭可有補充?”

向煜放下手中茶盞,拱手說道:“煜對夷王高定知道甚少,但是對犛牛羌頗有了解,犛牛羌與我青衣羌皆為汶山郡白狗羌分支。數百年前遷徙至漢嘉郡,後我族先人沐浴王化,歸附大漢;是故便以青衣縣治漢民,犛牛縣治羌民。”

“我族與犛牛羌皆善養笮馬,當初後漢時于越嶲郡設立長利、高望、始昌三大軍馬場(注①),便有大量青衣羌與犛牛羌民在其中。我族與犛牛羌人皆善騎術,但我青衣羌甲冑、兵刃強於犛牛羌,是故其不敢北犯漢界。”向煜自豪地說道。

“甚好,近日朕憂思越嶲郡一事,此次南征必須將此地徹底收服。”劉禪直腰,將心中所思說道。

王平聽出劉禪的言外之意,行禮拱手說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向煜見王平動作,也趕忙跪下拱手說道:“臣也一樣。”

劉禪下榻將二人扶起,欣慰說道:“明日廟堂之上,皆望諸位。”

對於南征之事,劉禪也與諸葛亮交流過,諸葛亮是希望儘快平定叛亂想要兵分三路,門下督馬忠右路進軍攻牂牁郡;庲降都督李恢中路進軍,從平夷出發按大道進攻益州郡;諸葛亮左路出南安進軍,與李恢於滇池匯合。

對於而言越嶲郡諸葛亮認為蠻夷眾多,難以急下,可由中央派出太守慢慢消化。

但劉禪想到後世諸葛亮討伐南中之後,越嶲郡也是沒有歸附,甚至在還殺害太守龔祿,後面十餘年越嶲太守根本不敢上任。直到張嶷上任後,大舉用兵才把越嶲郡蠻夷收復,犛牛羌王才畏懼之下進貢,開放隔絕上百年的犛牛道。

思慮之下,劉禪決定這次出征南中必須解決越嶲郡,出於三點考慮。

一、邛都(今西昌)巧家等地有大量的銅礦,可以緩解蜀中缺銅情況,特別是從今年開始蜀中的值百錢銅重減少。

二、越嶲郡安定可以復設長利、高望、始昌三大軍馬場,以為北伐。

三、越嶲郡解決後,趁南征威勢,降服犛牛羌,令其開通犛牛道,加強成都對南中控制,同時方便商人通行,可將蜀錦快速透過西南絲綢之路販賣到身毒(今印度)。

------------

蜀漢新宮,議殿。

劉禪居中跪坐,南征核心文武官員分列兩側,目前正在為南征進行廟算。

“諸位卿家,今日乃是為南征之事廟算,諸位卿家可暢所欲言。”劉禪透過冕旒望著眾人,揚聲說道。

“相父請!”劉禪抬手示意諸葛亮將南征規劃說出。

諸葛亮向劉禪拱手後,起身輕搖羽扇,面對眾人說道:“南中已叛亂半年,亮以為南中之亂,首要在南中士人。南中士族盤踞南中四郡,當地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士族為求紮根於當地,與當地夷人大族聯姻,兩族聯姻數十年間不斷,其關係間複雜交錯。據亮所知,此次主要乃當地士人叛亂,非南中蠻夷叛亂;南中蠻夷又為何叛亂?乃是南中叛亂士人利用其身份中引誘、哄騙蠻夷叛亂。”

眾人聽聞點頭,吳班毛躁,拱手問道:“上丞相,這南中士人為何叛亂?”

諸葛亮輕搖羽扇,在殿中緩步而行,苦笑道:“因為後漢,也因我大漢。”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不明所以之人,目瞪口呆。因為後漢他們知道,是因為貪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