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十萬稱帝,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請三辭後,孫權終於允諾諸葛瑾、陸遜等人請奏之事,登基稱帝。

築壇於武昌南郊。是日,群臣請孫權登壇即皇帝、天子位。

孫權身著冕服於祭壇上,宣讀告天文:“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天降喪亂,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劫奪國柄,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兇極惡,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

“今臣權,願與大漢,共滅曹魏,禽其徒黨。”

陳震上前一階,與孫權肩並肩,朗讀告天文:“今漢帝禪,願與吳帝,興復漢室,救濟天下。夫討惡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制,奪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歸……”

最後,孫權、陳震共朗讀道:“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於爾大神,其明鑑之!”

陳震向孫權微微行禮,緩步退下祭壇。

壇下大吳文武百官,跪地齊呼:“至尊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權為表示與眾不同之風,命眾人呼至尊,而非陛下。

孫權頒佈詔書:“諡父孫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

國號‘大吳’,並改黃武八年為黃龍元年。

陸遜拜上大將軍、右都護。

諸葛瑾拜大將軍、左都護。

……

是夜,孫權於武昌宮中大宴群臣,歡慶稱帝一事。

孫權居中,諸葛瑾、陸遜分居右側以示榮寵,陳震居左側以代大漢。

兩側左右侍御者近百人,皆錦衣繡襖,在宴會中穿行服侍。大吳文武眾官,各依次而坐。

眾人酒意興起之際,孫權起身舉樽,環視眾人,感慨說道:“自朕十七歲即位,能有今日,皆賴諸位大臣。”

文武應道:“臣不敢。”

孫權撫須追憶,說道:“而功最大者,莫過於周郎。周郎雄姿英發,扶朕於危難之間,赤壁之戰,曹操百萬大軍壓境,眾人惶恐,周郎力排眾議,舉兵抗曹,方有朕今日之富貴也!”

孫權目光落到張昭身上,打趣說道:“如果朕當時聽從張公勸諫之語,恐朕已於中原流浪乞討也。”

頭髮花白的張昭輕哼一聲,不滿孫權如此取笑,讓自己在文武百官面前丟臉,但也只能跪伏在地上告罪。

孫權哈哈一笑,說道:“朕敬張公一樽,望張公滿飲,以示謝罪。”

張昭性情剛直,不滿孫權折辱,不悅說道:“臣酒醉也,再飲有辱斯文,又恐耽誤國之大事,恕老臣不能飲酒,望至尊行敬老之禮。”

孫權微微皺眉,不滿張昭對自己這麼無禮,但又不好發作,目視諸葛恪,讓他急智解圍。

諸葛恪領悟其意,搖晃著圓潤的腦袋,笑道:“昔周時太師姜尚九十餘歲,還可執旗持鉞,征戰沙場,仍未告老。領兵作戰之時,張公在後;而今日飲酒設宴之時,張公在前,又怎可說非敬老之禮呢?”

張昭無話可說,輕嘆一聲,端起酒樽,向孫權行禮,滿口飲入。

諸葛恪向對案的廖立上揚眉毛,以示挑釁。

廖立輕笑一聲,舉起酒樽,向諸葛恪敬酒示意。

陳震起身舉樽,向孫權敬酒,恭敬說道:“漢室不幸,王綱失紀,曹賊篡逆,蔓延至今。外臣在此敬吳主一樽,望吳主以同盟之義,率師北伐,與我大漢,共靖中原,同匡漢室。”

孫十萬含笑點頭,回禮說道:“漢使客氣,朕與漢同盟,共分天下,必會應此諾言,共扶漢室,平定中原。不知漢使近日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