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經濟殖民,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娘子湖漢吳相會後,吳國祥瑞層出不窮。

夏口發現黃龍;會稽郡發現嘉禾;武昌皇宮之上有赤烏飛翔;十萬夢見上天給他寫信,讓他稱帝。

武昌附近,一首童謠開始四處流傳:“黃金車,班蘭耳,闓昌門,出天子。”

沒過多久吳國大臣集體上書希望孫權稱帝,孫權假裝謙虛,客氣地推辭了。

孫權按捺不住心中激動,私底下找方士趙達,詢問自己吳國壽命幾許,自己能當皇帝多久。

趙達屈指而計算,面色凝重,謹慎地回答道:“高祖建元十二年,陛下有過之而無不及。國祚則非在下凡人可算也!”

孫權的心態也比較豁達,笑著說道:“今日之憂,孤解決爾,後世之憂,此子孫事也。”

而這些時日,陳震與吳國上層文武往來密切,商議孫權稱帝禮法一事。

廖立則是陪同其他大漢牧官巡視武昌附近區域,幫助吳國建立軍馬場。

隴右五月徹底平定到九月,馬岱瘋狂向羌人部落購買戰馬,一方面自用,一方面運到成都,在官府的統一之下,順流向東,使向東吳。

跟隨廖立、陳震使吳的這批馬匹,是大漢第一次向東吳輸送戰馬,總數達一千兩百匹馬。

這些馬匹其中三百匹是大漢祝賀孫權稱帝的賀禮,兩百匹是換張溫一家的置禮,五百匹是販賣給吳國的軍隊,剩餘兩百匹是販賣給江東士族之用。

千餘匹馬匹皆來自隴右被閹割過的良馬,適合軍旅騎乘。而為保證千餘匹戰馬的健康,大漢也是派遣牧官幫助東吳建立軍馬場,協助東吳建立騎卒,為野戰北伐之用。

數年前,韓當之子韓綜叛吳,率敢死軍投靠曹魏,吳國成建制的騎卒便消失殆盡。

大漢能夠花費這麼大的功夫,如此盡心盡力幫助東吳建設騎卒,是因為東吳出的錢實在太多了。

若以錢為計算單位,牧苑令馬岱向羌人購買一匹良馬不過數萬錢,而大漢賣給東吳則是每匹平均達到百萬錢,價格翻了數十倍,大漢徹底賺麻了。

意味著東吳只要向大漢買一匹馬,而大漢就可以向羌人買數十匹馬,大漢完全是藉助東吳的金錢建設自己的精銳騎卒。

但是這裡面真正優秀的戰馬,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大漢淘汰下來的馬匹,販賣於東吳。

即使如此,缺少馬匹的東吳又不得不當成寶貝一樣供著,生怕這些馬匹生病、磕壞。

大漢透過蜀錦、馬匹幾乎將東吳變為經濟殖民地,而且隨著江東士族深入軍隊之中,手上大量部曲,也需要大量戰馬,建設騎卒,吳國士族也開始囤積值佰錢與大漢做生意。

而大漢就如同後世美帝一樣,以馬匹、蜀錦為硬通貨,向江東士族購買糧草、生活物品。江東士族或用值佰錢向大漢購買蜀錦、馬匹;或以物換物直接用糧草、礦石向大漢購換蜀錦、戰馬。

這次隴右之戰,大漢出兵十餘萬,所耗費錢糧不計其數,但是相信過不了多久,便會透過各種渠道,回補中央,使隴右成為大漢堅實的後盾。

隴右人透過馬匹生意賺到錢,羌人、漢人對大漢更加忠誠;大漢透過馬匹生意大規模建設騎卒,也成立牧苑;而吳國也透過馬匹生意,擺脫缺少戰馬的局面,增強了軍隊野戰能力。大漢完美地做到三贏,所有人都開心。

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大漢上丞相諸葛亮出色的馬政,其馬政除了耗費大漢精力之外,幾乎不花費大漢國庫一分錢,快速地搭建起一支數千人的鐵騎,又得到各方的好評。

而此時出使吳國的廖立,也愈發瞭解到大漢丞相政策的英明,心中不由對諸葛亮更加歎服。

武昌(今鄂州),燕磯,古煙墩。

古煙墩乃是吳國設立的烽火臺,與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