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端門複試,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一兒童節快樂!)
“咚!咚!咚!”
大漢新宮端門(南門)城牆上,十餘名力士揮動鼓椎一錘錘地往牛皮鼓上砸去,鼓聲響徹南門內外廣場。
“宣,孝廉士子入宮選試!”親衛高聲喊道。
新宮南門,百多士子人聚集於此,整整齊齊地列隊。士子伴隨著鼓聲,在侍衛的引導下,有序入宮。
穿過端門時,在尚書檯官員的檢查下,閻宇拿出太守馬忠所舉薦的孝廉文書及前些日初試透過的發放憑證。
尚書檯官員看了眼所在戶籍牂牁郡且蘭縣,又看了眼閻宇,揮手示意放行,讓其透過端門。
閻宇在甬道中,穿行十餘步,豁然開朗,只見端門廣場上四周士卒戒備守衛,而中央有百餘桌案,相隔一米有餘,井然有序,擺列其中。
閻宇此前聽聞,複試由當今天子親自監考,偷瞄幾眼,不見身影,但也來不及多想,轉而低頭查詢編有自己號碼、名字的桌案,然後安靜落座。
一刻之後,閻宇聽見一片腳步聲,轉頭望去赫然便是自己剛剛尋找的大漢天子。
劉禪走到孝廉士子面前,環視眾人,笑道:“諸位乃國之棟樑,朕見諸位頗為欣喜。望諸位今日能用良好發揮,不復往日苦讀!”
“諾!”閻宇等人起身,拱手喊道。
劉禪跪坐御榻之上,李福則居其左手落座。
辰時一至,尚書僕射李福起身向劉禪行禮,然後示意尚書檯官吏分發試卷,自己則進入人群中,高聲宣讀注意事項。
閻宇接過官吏分發的巾帛製成的試卷,道了句謝,低頭檢視試卷內容。
待李福宣讀完注意事項後,閻宇長出一口濁氣,試卷沒有出乎他的所想,自己考的是文吏科,而非儒學科。
文吏科試卷內容主要以法家為主,所考內容如《管子》《商君書》《蜀科》等;儒家為輔,其中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佔比不相上下。
毫無疑問文吏科試卷明顯是夾著著劉禪與諸葛亮的治國理念,也是季漢統治階級的主流思想。
法家中分為齊法家、秦法家、晉法家,秦法家以商鞅、韓非子為代表;而齊法家以管仲、姜子牙為代表,晉法家則以士匄(範宣子)為代表。
秦法、晉法同出一脈,古稱秦晉法家,秦晉法家自商鞅變法起,便受到秦、漢兩朝推崇。
秦統六國之後,齊法不再廣流於世,只限於青、徐二州山東半島民間士人流傳,而出生于徐州琅琊郡(山東臨沂市)的諸葛亮,無疑吸納了管仲為首的齊法思想。
但有趣的是,統一北伐的曹操崇尚秦晉法家。
專研法家之學的閻宇自然知曉這些,他雖戶籍上是來自牂牁郡且蘭縣,但他卻是實打實荊州南郡人,其父乃是前巴西太守閻芝,夷陵之戰時,曾送兵支援前線,乃是現牂牁郡太守馬忠舉主。
可惜的是前些年閻芝去世,獨自留下他與其母、妻兒留守巴西郡,閻芝舉目無親。
時任牂牁郡太守的馬忠聽聞後,便將閻宇一家接到牂牁郡,並準備徵辟他為郡功曹,以報閻芝推舉之恩。
但卻遇上朝廷廢除郡守徵辟郡功曹以上的官職的權利,權歸中央,連上丞相諸葛亮自己都放棄徵辟開府權,普通郡守又如何敢反抗。
閻宇出仕夢想隨之泡湯,想要出仕唯有郡中小吏,但小吏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又如何能養得起全家。
不過幸運的是,朝廷取消郡守徵辟權同時,也下發擴大舉孝廉人數詔令,每五萬口之郡每年可舉一人,不滿五萬人之郡也可見舉一人為孝廉。
口不足五萬的牂牁郡也獲得舉孝廉的機會,閻宇思慮再三後,決定入籍牂牁郡,並向馬忠請求舉自己為孝廉,讓自己前往成都參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