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文帝之風,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亭中,劉禪心中情感複雜無比,對於李嚴,劉禪既愛之,又戒之。

就大漢目前俊傑而言,李嚴可以說是第一梯隊,治政能力出眾,武略也出色。

就才能相論,李嚴可以比作是小號諸葛亮,但是他的品德又遠遠不及諸葛亮。

李嚴重名重利,經常試圖勾結荊州南陽鄉黨,如魏延、郭攸之、陳震、鄧艾等人,以為朝中、軍中基石。

但這些南陽鄉黨面對選擇時,毫不猶豫地轉向另外一位南陽大佬諸葛亮懷中,對於這些南陽鄉黨而言,跟隨諸葛亮是毫無疑問的。

諸葛亮作為二代領導人,為官清廉,處事公正,賞賜、懲罰從不會因為關係遠近而改變,官爵無功不可得,刑罰富貴權勢不得免。

作為有才能的南陽鄉黨為何要捨近求遠,勾結李嚴以求上進呢!

這也是為什麼侍中郭攸之隱晦地向劉禪進言,關於李嚴為官期間的所作所為。

特別是當劉禪問到郭攸之李嚴為人時,郭攸之言語閃爍,言李嚴常寫信他朝中之事。

其實結合郭攸之剛剛講述的李嚴拉攏王衝的故事,便能夠明白。郭攸之言外之意就是李嚴為江州都督,鎮守東陲,為封疆大吏,不僅拉攏中下層軍官,而且還試圖寫信與朝中侍中建立關係,詢問朝中事務。

朝中何事?

侍中乃皇帝近臣,參與朝事,身居君側。

所問之事,不就是關乎當今大漢天子劉禪的身邊事務嗎?

一位‘劣跡斑斑’的封疆大吏拉攏身邊親信,這如何能讓劉禪如何受得了。

毫不意外,得益於郭攸之的進言,劉禪心中對李嚴不滿地越加深厚。

劉禪望著亭外的風景,陷入沉默,原本言語來往的亭中,氣氛為之凝重。

這時,“陛下,上丞相求見。”黃皓稟告道。

劉禪略微回神,說道:“你們三人先退下吧!”

譙周等三人微微行禮,小心翼翼地退出長亭。

待三人走後,劉禪長吁一口濁氣,原本平靜的面容,不由得露出一絲疲憊。

但很快劉禪還是將神情收斂,以對即將到來的諸葛亮。

“臣拜見陛下!”諸葛亮在亭外行禮說道。

劉禪面帶笑容,指著座位,說道:“相父請坐,無需多禮。上茶!”

“謝陛下!”諸葛亮脫鞋,緩步入亭,正襟危坐,拱手說道。m.cascoo.net

“不知相父前往入宮,可為何事?”劉禪好奇問道。

諸葛亮從懷中掏出冊子,雙手呈交於劉禪。

劉禪接過冊子,仔細瀏覽起來,面色不由微沉。

半響後,劉禪抬頭望向諸葛亮,緩緩問道:“朕不知相父之意是?”

諸葛亮肅然說道:“不可,正方之求不可應諾!”

劉禪放下冊子,點頭回應,沉聲說道:“朕也以為不可應諾!”

劉禪起身雙手背後,淡淡說道:“李正方欲設巴州,以分益州如何可行?李正方為江州都督掌東陲兵馬,此時分巴州,又欲請命為巴州刺史,豈不是兵事、政務一手掌握!”

“況且此時曹魏蠢蠢欲動,欲舉兵來犯,戰事迫在眉睫。此時分巴州,無異於斷益州臂膀,於大局不利。”

劉禪對於分益州至其他州,有些心思,但絕不是現在,目前大漢還偏安一隅,還需集中舉國力量,北伐曹魏。

現在分至巴州得不償失,兩套行政體系互相平行,巴州事務需要先經過李嚴,再到諸葛亮手上,一來一往需要花費多久時間?

畢竟小國扁平化管理才是最優解。

而且第一任刺史也絕不可能是李嚴這個不安分守己之人,李嚴在表上言欲將汶江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