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陸遜動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看到一本書比我早發文幾天,已經11萬字了,一天三更太強了。我好菜T_T)
閏六月,夷道兩岸營賬連綿不絕,暑氣稍退,陸遜於江北岸著急等待,派往漢軍涿鄉營寨偵查的斥候反饋的資訊。
朱然見很少面露著急神色的陸遜,好奇問道:“伯言,你還等哪裡的斥候返回。”
陸遜意識到自己失態,停止踱步,對朱然緩緩二字說道:“涿鄉。”
朱然驚訝道:“涿鄉乃是大江南岸,漢軍後寨。你不會是想摸清兵力直插涿鄉吧!太危險了,漢軍前部那麼多兵力,派兵進攻,萬一被前後夾擊,豈不是大敗不行!萬萬不行,伯言!”
陸遜笑而不語,不在踱步,而是跪坐案前,撰寫軍令。
朱然見陸遜撰寫軍令,不由好奇上前相看。
陸遜手持筆於巾帛書寫大意如下:“乃是命孫桓,於今日申時(下午4:00)自夷道離城出擊劉備,若不敵,則以車陣固守待援一日。”陸遜在巾帛上留下俊秀字型,最後加蓋都督印。
陸遜命傳令官馬上渡江,交於孫桓。
就在陸遜交付軍令於傳令官時,營帳外從者,入帳拱手稟告:“斥候已回。”
陸遜面露喜色,將斥候喚入。
斥候見陸遜親自接見,不由欣喜拱手稟告道:“都督,我等奉命前往涿鄉打探訊息,發現涿鄉比上次加強守衛與兵力,由於漢軍在外佈置鹿角、陷阱,無法接近,但我等觀營寨中,樹有“劉”大纛、“趙”牙旗與“馬”牙旗等。我等觀營中炊煙與營帳約有五千人左右,確認清楚後,在下先行回稟都督,其餘五人,還在江南。”
陸遜聽聞又問道:“大纛,樣式如何?你可曾記著?”
斥候回憶細節答到:“大纛旗細節不曾記得,但是大纛頂上是紅纛。”
陸遜又問了些細節,便讓其退下休息。
朱然一臉迷糊說出心中疑惑:“伯言,這是“劉”大纛是誰而且還是紅纛,這“趙”牙旗與“馬”牙旗又是誰?難道是劉備與趙融回營,但兵馬不應該如此少呀!”
陸遜沉思半響笑問朱然道:“天子出行豈會如此簡單,漢代非宗室不得紅纛,我等大將也只能黑纛,老虜(老兵,侮辱性稱呼劉備)舊承漢制,天子出行有六纛,豈會只有一根大纛。你說說現在蜀漢現在宗親有誰?”
朱然苦笑說道:“劉備沒有宗親,只有子嗣,現劉封已死,只有劉禪了。”
朱然又繼續說道:“既然是太子在涿鄉,有“趙”“馬”二旗也不奇怪,想必是趙雲與馬超。這劉備是想和我等死戰啊!”
薛綜注:“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蒙古元朝時期大纛顏色:白旗為上,花旗為中,黑旗為下。漢代資料沒查到,在此借鑑元朝以紅纛為上。)
陸遜雖然因為劉禪突然的出現打亂安排,但也不惱怒。愈發冷靜與朱然說道:“義封前去喚諸將前來,我軍反攻時刻已到。”
朱然見陸遜如此神情拱手接令,陸遜在營帳中在從者的幫助下,褪下儒服,身披將軍鎧,儒將氣息盡顯。
---------------
長江江北,吳軍營寨連綿不絕,中軍陸遜營帳中,諸將雲集立於其中,因為上次漢軍誘敵之事,諸將稍微信服陸遜。
陸遜頭戴兜鍪,身著明光鎧,手按漢劍,肅殺氣息濃重。陸遜立於案前昂聲道:“老虜犯我邊境已有一年,我幸得大王賞識,執掌諸軍,今不負大王重託,我軍反攻時刻已到。”
“蜀軍從涿鄉起至夷道,連四十餘座營於林中下寨,前部直逼夷道,勢不可擋,但現如今,蜀軍已疲,林中乾燥,著火易燃,我軍於天明前,趁夜渡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