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問話(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色微沉,天空上小雪飄揚,道路旁廣闊的農田平鋪在原野上,數十畝地之間有明細的界限,顯然是經過縣衙的劃分。
阡陌旁,羽林衛等人正安營紮寨,或往山間撿拾柴火,或往附近村落購買食材。
劉禪迎著雪花,繫著披風,于田畝間踏步而行。臘月的田畝,一片蕭索,加上近日小雪,田畝內已經積累著些許積雪。
劉禪哈著白氣,指著附近的田畝,說道:“休昭,今歲雖有兵事,但這些田畝並無荒廢,此戶人家臘、正二月應當過得不錯。”
董允拍了拍衣袖上的雪花,說道:“陛下所言甚是,近些年雖戰事頻繁,但還未真傷及農事。”
“雪大,且回營帳。”劉禪看了看天上越下越大的雪,指了指營帳方向,說道:“兩年前,我大漢伐隴,正值冬季,臘月出兵,春夏之交罷兵;一年前,逆魏犯我,四月出兵,六月罷兵。”
“往年兩次征伐,時間短,且路程也近,對百姓影響並不甚大,唯有此歲,四月出兵,至臘月還未罷兵,對今歲農事,可是影響甚大啊!”
董允落後半個身位,說道:“陛下勿憂,今逆魏兵退,想必無需多時,上丞相應能回師,或此時上丞相就在回師的路上。”
劉禪笑著擺了擺手,說道:“算了,不誤明年春耕即可。還是看看今晚能有什麼吃食吧。”
劉禪談笑間已經回到營帳,劉禪解下披風,交給清秀的侍女,端坐案上。
劉禪正準備拿出《呂氏春秋》閱讀之時,帳外親衛稟告道:“陛下,此白水鄉亭亭長已被喚來。”
秦漢之時,鄉、亭基本可以看作大漢的第二小的行政體系,十里一亭、十里一鄉,鄉亭並舉。
至於十亭一鄉之言,則是抄寫錯誤而已,西漢六千六百多個鄉,兩萬九千六百多個亭,平均下來也只不過一鄉四亭,而且若是十亭一鄉,一里約有百戶人口,一鄉則有萬戶人口,是故根本不可能。
亭長年俸祿百石,與鄉吏相同受縣衙管轄。
至於更小的裡,則設里正一職,負責掌管戶口、賦役之事。
劉禪合上剛剛開啟的《呂氏春秋》,沉聲說道:“喚白水亭長入內!”
白水亭長年約四旬,衣著乾淨,弓著身子,身形消瘦,撲通跪地,高呼:“吏白水亭長馬寶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年,陛下萬年!”
說完,白水亭長就跪地不敢起身。帳外寒風凌冽,而他卻緊張得頭冒冷汗,顫抖的身軀,盡顯驚懼之情。
劉禪抬了抬手,讓親衛拿著繩床(馬紮注1)放在地上,親和說道:“無需緊張,朕問幾句話而已,如實稟告即可,坐下說話吧!”
“諾!”
白水亭長用衣袖擦了擦汗液,拘謹著坐著半邊馬紮,很是乖巧。
“卿年歲幾何,擔任亭長多久了?”劉禪語氣溫和地問。
白水亭長愣了愣,恭謹答道:“啟稟陛下,在下年長四旬有五,擔任亭長一職不過五載。”
“這五載間感覺鄉亭百姓生活如何?所食之糧足否?”劉禪問道。
“如實問道!”劉禪叮囑道。
白水亭長遲疑半響,實話實說道:“陛下,前三載,鄉亭間百姓生活甚好,後兩載,一年不如一年,特別是今歲,百姓家中男丁徭役所服時間甚長,田畝之間皆是婦人及老者耕之,若非往歲留有冬衣,今年百姓接受寒。”
劉禪聞言嘆了口氣,這就是農業社會,家庭是生產單位,而非是個人。男耕女織這詞所言不假,男人耕種,婦人紡織,缺一不可,一旦婦人無織,接下來家中衣物,夏寒衣裝,必然短缺。
頓了頓,白水亭長補充說道:“不過有賴陛下,我等幸得新式耕法、蜀中犁,百姓家中這些年皆有所積蓄,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