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融合,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苻健依然推辭不受,並且甚至揚言今冬免費為大漢修繕水利。

最後楊戲不得不接受苻健的好意,同意苻健所說的錢財數目為賞。

座位上的劉禪不僅又多看了幾眼苻健,並且有些欣賞他,很懂如今的局勢嘛!

大漢數次擊退曹魏,基本就代表著大漢在武都郡的治理幾乎是穩固下來,作為久居武都郡的白馬羌要想安居樂業,那你不付出點什麼,可能嗎?

大漢治理南中的先例就在前頭,鄧方治理的時候,基本以和為貴,穩固統治,到後面大漢可是要收稅的,要不然高定、孟獲造反是為什麼!

劉禪不由和苻健又喝了幾樽,漫不經心地問道:“卿所部多少人?卿弟所部又有多少人?”

苻健也不在意,拱手答道:“啟稟陛下,在下所部四百餘戶,部民共兩千餘口,臣弟隨臣父生活,所部七百餘戶,有三千餘人。”

羌族存在幼子繼承製,長子成婚之後,就要分戶,獨立生活。

坐在對案的廖立似乎察覺到劉禪的意思,試探問道:“不知苻首領以為大漢如何?”

苻健愣了愣,偷瞄了眼大漢天子,只見其臉色淡然,輕抿酒水,不知深淺。

苻健遲疑半響,搖頭說道:“大漢地有千里,帶甲十萬,民有數百萬之眾,健甚慕之,但非健能議之。”

廖立頗有深意地說道:“慕之不如附之。”

此言一出,劉禪沒有說話,只是站起身子,朝著臺下走去回營,留了句:“朕乏了,先行休息,諸君繼續暢飲。”

董允、廖立二人隨即跟上,不過離開之時,廖立又輕飄飄地說道:“君可深思。”

苻健端著酒樽,看著廖立遠去的身影,不知作何思索。

離開宴會之後,劉禪呼吸著新鮮空氣,身後廖立、董允落後幾步跟隨著。

寂靜的黑夜中,廖立只聽見劉禪嘴裡似乎唸叨著‘趙武靈王’‘肥義’‘代郡’等詞,令人摸不著頭腦。

最後回營之時,劉禪吩咐說道:“今大漢與逆魏戰事將罷,明日回成都。”

“諾!”

(pS:有書友建議我下本書開新野劇本,大家覺得怎麼樣?)

----------

1《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大禹)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

2《後漢書》:“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

《史記》:“羌人,冬則入蜀為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