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田制(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去歲曹真伐我,司馬懿大軍深入安康郡,百姓不得安寧。故去歲王厚生寫信給妻弟,讓其舉家前來投奔自己。而其妻弟也憂慮安康戰事頻發,故舉家遷至武興,立為武都戶籍。”
聽到此處,劉禪似乎明白了其中緣由,出聲問道:“莫非是武都郡吏卒分田有誤,將兵戶張有源田地劃入王厚生妻弟名下?”
李軌搖了搖頭,說道:“陛下言中一半,確實是田地之爭,但卻不是武都郡吏員之過。兩家乃是為‘無主’私田之爭。”
“無主私田?”劉禪蹙眉念道。
“正是,王厚生家有一頭牛,加上因妻弟遷移,官府所賞一頭,共有二頭。故耕完名下之田後,善有餘力,又因妻弟幫襯,又私自於荒地中開墾二十畝田地。”
“但這二十畝地看似為荒地,無人耕種,但其中七畝地卻是兵戶張有源之前所開過荒的私田,欲在今歲耕種,只不過張有源今歲北征,不在家中,婦人無力多耕,便一直未開荒。”
“近些日卻被張有源老父發現,七畝地被王厚生所耕,氣憤不下找王厚生一家理論。兩家婦人各執一詞,各不相讓,爭吵數日,不得結果。於是王厚生之妻尋了幾名族人,前來助陣;而張有源之妻也找了兵戶中人,前來幫忙。”
“可有械鬥?”董允問道。
聽到此處,李軌失禮地笑了出聲,說道:“回董侍中,並無械鬥,因大部分男丁不在,或發徭役,或隨軍北征,婦人偏多,故並無發生械鬥,反而是兩家不停叫罵。”
董允並沒有在意農婦行為,而是撫須少許,問道:“兩家最後如何解決?”
李軌收斂情緒,拱手說道:“軌尋吏員,吏員按情及律法,將責令將無人七畝地還給張有源一家,王厚生則得十三畝地,並讓兩家將地計入自己名下,不可漏繳賦稅。”
劉禪思量半響,沒有發表見解,而是問道:“休昭、文逸,你二人以為此吏員處理得如何?”
李軌握著劍柄,緩緩答道:“啟稟陛下,此二十畝地皆為無人之地,張有源先開荒七畝,後拋荒。王厚生開十三畝地之荒,七畝之地只是除些雜草,並不太過辛勞。吏員各分其地,同時還計入戶籍名下,使其不可漏稅,軌以為此吏員處理得合情合理。”
篳趣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