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木牛、流馬,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揮了揮手,示意侍從將木牛推走,與諸葛亮邊走邊聊,說道:“伯初技藝巧奪天工,所鑄兵刃銳利,甲冑堅固。雖無上陣廝殺,但其功不下於諸將。朕以為可將其封侯,以示我大漢愛才之心。”

諸葛亮與劉禪對案而坐,其挺直腰板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可行。士農工商皆乃大漢基石,不宜偏私,賞蒲元可勵大漢工匠進取之心。”

作為齊法家代表人的諸葛亮,‘四民思想’必然與數百年前的管子一樣,而以商鞅為代表的秦法家必然不同。

管子(管仲)認為‘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而商鞅卻認為‘學民惡法,商民善化,技藝之民不用’‘夫農者寡而遊食者眾,故其國貧危’。

總而言之,齊法家認為士農工商不分高低,都是一個國家的柱石,應當根據四種百姓的特性而去治理。而秦法家卻認為四民之中,除農民外,士、工、商三民都是遊食者,應當減少遊食者,而使農者變多。

如果從馬後炮來說,商鞅變法使秦國強盛,一統天下,致使秦法家的重農抑商的思想成為中國數千年以來的主流思想,思想愈發的禁錮。如果是齊法家成為中國的主流思想,或許一切都將不同。

為什麼秦法勝,而齊法衰,其實很簡單。那將是秦法對於執政者來說容易處理,而齊法家對執政者施政難度太高了。

管仲可以利用經濟戰整得各國苦不堪言,再透過戰爭使齊國稱霸;而諸葛亮可以用經濟手段,以西北一隅之地,數次舉兵北伐,壓著曹魏打。

再看看後面的繼任者的表現就知道,管仲死,齊國衰;諸葛死,蜀漢弱。

劉禪沉吟半響,說道:“既然如此,可封其為亭侯,亦或者為關內侯。”

諸葛亮跪坐蒲團上,建議說道:“臣以為可累功進封關內侯,大漢國中得封亭侯者,皆是有大功之人,如鄧伯苗、馬幼常、潘承明。伯初之功雖大,但實難以比之。”

確實如此,在大漢想獲得亭侯這個爵位難之又難。江州都督鄧芝還只是亭侯,征戰多年的向煜、李騫二人也還只是亭侯。

“可。便依相父之言!”劉禪說道。

《興漢公問對》

中祖曰:“何以安國?”

亮曰:“國有四民,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其事易。”

中祖曰:“何以處士、工、商、農?”

亮曰:“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令夫士,群萃而州處。”

中祖曰:“何也?”

亮曰:“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故民安,則國安。”

中祖曰:“如此之為,四民將不變矣!”

亮曰:“非也!野處之民不為惡,其秀民能為士,勇者可為將。有司見此民而不以闢之,其有罪,當以律法論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