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木牛、流馬,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32年,九月,魏帝曹叡太和六年。

曹叡因遼東太守公孫淵與東吳通好,又念j近年來連敗大漢,大魏損兵折將,連失國土,有擴土遼東之念。遂不聽散騎常侍蔣濟勸阻,使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諸軍自海道,幽州刺史王雄自陸道,共討公孫淵。

公孫淵率領大軍迎戰,曹魏大軍屢攻不克,不得已之下,曹叡詔令罷軍回師。

九月,魏將田豫探得吳國出使遼東的周賀返程,以歲晚風急,吳使必畏漂浪,當至成山。眾將譏諷田豫異想天開,白日做夢。田豫無動於衷,以兵屯據成山。

果不其然,吳將周賀因風大,船隻靠臨成山。田豫勒兵擊周賀等人,斬之。及至賊人慘敗之時,青州諸將爭當取功,並請求入海奪取東吳敵船,以為功績。田豫擔憂吳人勢窮將會死戰,遂不聽諸將之言。

田豫以太守之職,統率青州軍隊,青州刺史程喜心中不服,田豫謀劃軍事之際,常與其多相違錯。

戰後,青州刺史程喜知曹叡寶愛明珠,上密疏奏言:‘豫雖有戰功而禁令寬弛,所得器仗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納官。’曹叡得知果然不悅,田豫之功不得封賞。

十月,公孫淵為尋外援,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孫綜向吳帝孫權奉表稱臣,並獻貂、馬。孫權大喜過望,下令款待宿舒、孫綜二人。

十一月,曹魏驃騎將軍曹洪病故,諡恭侯。大漢鎮北將軍、漢德鄉侯陳式病故府中。

十二月,令曹叡擔憂不已的陳王曹植逝世,諡思,稱‘陳思王’。

公元233年,正月,摩陂中出現一條青龍,曹叡聞之,率眾人前往摩陂觀青龍,遂更年號為青龍元年。

時,漢帝劉禪建興十一年,魏帝曹叡青龍元年,吳帝孫權嘉禾二年。

漢將張嶷征討牂牁郡、興古郡造反作亂的獠種,張嶷作戰勇猛,一馬當先,將首領斬殺,又招降兩千餘人,編為軍戶全部送往漢中,南中四郡就此安定。

二月,諸葛亮入宮請議北伐,特獻木牛流馬以轉運糧草。

露臺上,劉禪看著中央的木牛,不由佩服諸葛亮的奇思妙想。

木牛流馬為二物,分別為陸路運輸的木牛,走水路運輸的流馬。木牛並非普通之物,也非憑空而出的物件。

而是諸葛亮根據漢代已有的鹿車(獨輪車),結合崎嶇的蜀道改良而成。改良後的鹿車腹方,頭彎酷似牛頭,稱為木牛,一車可運一歲之糧,日可行二三十里,真可是節省人力。

同時利用下垂的‘牛舌’作為手剎,使用者拉緊木條,便可讓木條與車輪摩擦,就起到剎車作用。

至於流馬更簡單些,雖然沒有實物,但透過諸葛亮的描述依然可以知道作用。流馬是透過小舟改良而來的,左右有方囊兩枚,為流馬在水中保持平衡,每枚受米二斛三鬥,重量合起來的話,容量比木牛大些。

相比於木牛而言,流馬使用環境更加的特殊,使用場景在河流等地。

大漢二次北伐基本是傍水行軍,途徑西漢水(嘉陵江),渭水,斜谷水等等。但由於水淺難行舟船,諸葛亮特將舟船改小,好似後世小艇模樣。

這讓不知器械的劉禪實感羞愧,自己雖是後世之人,但由於是文科生,天生對這些器械這等物並無瞭解,更不用說古代用木質形成的精巧器械。

入了社會,除了興趣之物外,學校所學之事差不多忘得一乾二淨。改進的農具還是當初參加培訓,瞭解古代農業發展才知道。

劉禪殷勤地為諸葛亮端過一盞茶,稱讚說道:“相父妙思,朕不勝欽佩。”

諸葛亮受寵若驚,接過茶盞,捧在手裡,自謙說道:“臣不敢當,此物非亮一人獨自所為,蒲伯初(蒲元字)在其中出力,亦是頗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