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馬西平,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春,蓋勳之子,前後漢永陽太守蓋順寫書信於索湛、張就、尹奉三人,望其三人歸降。
蓋勳於涼州威名廣播漢胡,以正氣聞名於世,涼州士人無不敬之,其子蓋順有其遺風,曹操專政之時,棄官歸鄉,耕種鄉野。
得蓋順書信之後,索湛獻龍勒城而降;西域長史承移病故不久,無新任長史,故眾推戊己校尉張就為首,亦遣使向姜維歸降。
張就,淵泉張氏族人,前戊己校尉張恭之子,承父舊職,繼任戊己校尉。
索湛,龍勒索氏族長,才華橫溢,現任敦煌郡功曹。
敦煌太守尹奉,內外交困之下,從大姓之言,遂獻城而降,至此敦煌郡及西域長史府重歸大漢領土。
姜維遣使入成都獻捷,表言敦煌張氏、索氏、令狐、曹氏、蓋氏之功,並表蓋順、張就、索湛、尹奉四人。
四月初夏,諸葛亮得到魏延、姜維戰功表,奏封姜維為安漢將軍,封都鄉侯,改任涼州司馬,調入涼州都督魏延帳下聽令;涼州都督魏延,遷徵北大將軍,賞蜀錦五百匹。詔戊己校尉張就繼任西域長史一職,敦煌郡功曹索湛升任西海郡太守,蓋順入內府任職,尹奉改任涼州長史。
五月,蓋順得詔趕路,因年長體衰,病故於張掖郡,劉禪下詔封其子蓋壺為郎中。與此同時,庲降都督李恢病故,馬忠繼任庲降都督,王伉為庲降副都督輔佐馬忠,張嶷改任永昌太守。
同月,劉禪、諸葛亮詔赴任西平太守的馬謖入成都相談。
露臺之上,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清風徐徐而來,露臺帷幕吹拂而起,令人甚是涼爽舒適。
劉禪特意下詔讓趕赴的西平的馬謖入成都,設宴款待他,同時邀請諸葛亮、諸葛喬二人,以酬馬謖治理越嶲的功績。
說實話沒有劉禪的旨意,諸葛亮也準備親自接待馬謖。馬謖在越嶲時,諸葛亮還經常寫信與馬謖溝通,兩人關係十分融洽,不僅是上下級關係,更是情同父子。有一段時間,諸葛亮還將馬謖視為自己的後繼者。
可惜的是,諸葛亮疑惑為什麼陛下不認同馬謖之才。自從224年征討南中,便讓馬謖擔任越嶲太守,其中北伐多次諸葛亮以共商軍計為名,欲招馬謖入內府。皆被陛下以越嶲未徹底歸附為名,繼續讓馬謖留在越嶲。這一留就是七年,馬謖也從三十五歲的俊才到了不惑之齡的優秀官吏,變化甚大。
劉禪端著酒樽,看著愈發沉穩的馬謖,感慨道:“越嶲郡今歲的上計,朕看過了。其感觸頗深,七年前越嶲夷王高定作亂,蠻夷部落遍地,郡治荒廢,郡守需到八百里之外白馬縣就任。”
“朕命卿入越嶲治政,而至今越嶲諸縣皆以復建,蠻夷信服,上繳賦稅,郡泰民安,口有萬戶,此功績甚偉,朕在此敬一樽與馬卿。”說著,劉禪端起酒樽,舉向馬謖,說道。
馬謖舉著酒樽,惶恐應道:“不敢,越嶲有今日亦有前將軍(王平)、李都督之功績,臣不敢獨享。”
王平隨諸葛亮南征之時,留於南中任西部都尉,掌益州西陲郡兵。在諸葛亮北伐大軍離開之後,南中蠻夷叛亂又起,王平率領士卒四處救火,救下差點死於羌夷之手的呂凱,並且駐兵于越嶲郡,協助馬謖開展工作,平定郡內蠻夷。後為北伐曹魏,才重新調回成都。
李恢在任庲降都督之時,常派兵幫助馬謖平定郡內蠻夷。
不過話語間,馬謖夾雜著些許的苦澀的意味,當時同一批的同僚,或如馬忠、王平、王伉現身居高位,或如呂凱執掌內地繁華郡縣。而自己好不容易將越嶲重建完畢,又要趕赴西北偏僻之地,治理西平郡,似乎人生不易。
劉禪似乎感受到馬謖的哀怨之情,輕抿酒水,向諸葛亮頷首示意。cascoo.net
諸葛亮放下酒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