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利之法,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口中,劉禪不由點頭,他從古至今都是一名甜黨。
王美人偷瞄了過去,見劉禪一臉喜愛之色,只感心中一甜,嘴角上的酒窩浮現出來。篳趣閣
劉禪放下漆碗,溫聲問道:“雞湯甚甜,不知其中為何物?”
王美人放下手上的針線活,淺淺笑道:“臣妾詢問醫師後,在其中加了些許藥材用以滋補,其味多甜,如杜仲。”
說到杜仲二詞,王美人晶瑩剔透的耳朵有些發紅。
杜仲藥材名貴,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之效,被《神農本草經》(注1)列為藥材上品。
劉禪自然也知曉此物效果,不由嘿嘿一笑,又多盛了一碗。邊喝著雞湯,邊瞧著王美人曼妙的身姿。
王美人紅著臉,輕撩鬢角碎髮於耳後,好似不知劉禪心思一般,將硃紅的線繡到素衣之上。
呵!女人只會影響我處理政事的速度。
劉禪也漸漸把心思放回水利之事上,畢竟政事大於情慾之事。
大漢要讓各地郡縣新修水利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來源,除了政府主導修繕水利外,其他的這筆資金肯定不能讓大漢郡縣掏,畢竟現在的大漢也掏不出。
那隻能羊毛出在羊身上了,費禕在地方上發動大姓修繕水渠,是根據誰收益最大,誰多出。因此需要受益人出,按得利多少田畝分擔相應比例的錢財或人力。
普通百姓沒錢,出力、出糧,大戶有錢可以不出力,出錢糧即可。
如果大戶沒錢的話,倒是可以讓郡縣提供低利貸款,之後歸還,如果還不上,拿地償還即可。
故劉禪提筆在巾帛之上,寫道:“興修水利,由受益人所佔田畝為分,出錢、糧、力,豪強士族無錢糧者,郡縣可出貸之。”這是新建水利設施最核心的資金來源。
劉禪沉吟半響,自語說道:“此水利不可肆意修建,恐會傷民田畝,應先上報與朝廷方可修繕,並且應由人監之,方可不使此法害民。”
頓了頓,劉禪閉眼思索,忽然想到什麼,微微整理思緒,寫道:“詔各郡縣應上報境內應修浚河流,應興修或擴建的水渠,並上呈修繕之法、所需費用及估所灌田畝之數。”
畢竟最為困難的資金籌集已經解決,先查清境內需要修繕的水渠,然後在與諸葛亮等人進一步商議,完善相應的水利政策,然後推行即可。
-----------
1:《神農本草經》成書漢代,假託神農氏所作,相傳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