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新設二郡,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入秋季,南中平定,樹木蕭蕭,天高雲淡,水鳥飛翔。滇池附近田野,稻穗累累,一派豐收景象。

諸葛亮與李恢在滇池半月之中,巡視南中周邊,接見安撫南中士人、蠻夷。

隨著諸葛亮對南中社會情況的進一步的瞭解,對南中政策細節上有了一步的深化與調整。

重新回到滇池縣府,諸葛亮馬不停蹄地不斷接見四郡之人,推出治理南中政策。

“臣王伉、呂凱拜見丞相。”王伉、呂凱恭敬說道。

時隔半個月諸葛亮重新接見二人,正式對二人之前的意見,作出反饋。

“半月前,兩位言之有物,其言乃是忠心為國。”諸葛亮面露笑意,坐於堂中,李恢居下而坐,對二人安撫道。

“故亮欲從益州郡、永昌郡、越巂三郡分出雲南、蜻蛉、弄棟、姑復、遂久、邪龍、葉榆(今大理)等7縣,置雲南郡,郡治雲南縣。並欲令季平為雲南郡太守,不知季平以為如何?”諸葛亮淡淡說道。

聞言,呂凱面露喜色,迎著諸葛亮讚許的目光,心中雀躍,躬身拜道:“謝丞相,凱願領此重任,治理雲南。”

“善,伯直你繼續擔任永昌郡太守,新設三縣之事,多費辛勞,不知伯直之後準備如何治理?”諸葛亮對王伉說道。

王伉稍作思量,拱手答道:“永昌郡地處大漢之南,蠻夷眾多,其俗信巫蠱,好詛盟,我等官吏多與當地蠻夷立詛為盟。故伉以為可效仿後漢劉褒、張牧(注1)作圖譜教化蠻夷,並令其心生畏憚。……”

“善,兩位之功,亮已上報朝廷,封二位為亭侯。”諸葛亮說道。

“謝丞相,我等先行告退。”呂凱、王伉強行抑制心中喜悅,行禮而出。

待退出府外,呂凱忍不住,向王伉表達他的喜悅:“伯直兄,大漢郡守不封侯(蜀漢官制)。沒想到丞相居然封我等為亭侯,丞相厚待我等啊!”

面對呂凱喜悅的表情,王伉笑著搖了搖頭。“如今大漢正值用人之際,若季平胸懷大志,可大治雲南郡,日後進入朝中任官皆有可能!”

李恢羨慕看著二人出府的背影,諸葛亮手拿公文,對其笑道:“德昂,亮已上奏朝廷封德昂為漢興亭侯。”

漢興縣是李恢在平定南中叛亂後新設立的縣,又是蠻夷之地,目前現在沒有任何收入。諸葛亮封其為漢興亭侯,用意非常明顯,實際上是想李恢高度關注這新拓疆域的建設,並將其利益與之掛鉤。

李恢面露喜色,起身向諸葛亮拱手說道:“恢謝過丞相厚愛。”

對於諸葛亮封賞用意,李恢也是心知肚明,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收入,但是其上限不可估量,一切皆由自己操作。若漢興縣大治,即使日後名為亭侯,但實際收入可卻不止亭侯。

“南中大功以德昂為首,因此亮思來想去,唯有如此封賞方可以慰德昂之功。”諸葛亮感慨說道。

頓了頓,諸葛亮感慨說道:“我班師回國後,南中有賴德昂治理。”

聽諸葛亮慨嘆之聲,李恢當即起身拱手說道:“請丞相示意,恢必當接令,盡心竭力,為大漢治理南中。”

“善,亮欲再從益州郡、牂牁郡分置一郡,名興古郡,治下縣十一,治所宛溫。此地靠近東吳,德昂還需要注意邊防。”諸葛亮眼神之中,透著些許神采,看著李恢說道。

聽諸葛亮所說,李恢若有所思,新置二郡基本是從益州郡、牂牁郡、越巂郡三郡分出。叛亂越多之地,分割越細,便於官府統治。

而且丞相重新劃分兼顧南中蠻夷部落聚集情況,永昌郡濮人多,牂牁郡、興古郡以僚人為主。化整為零,分而治之,有助於蠻夷內部之間關係緩和。

李恢拱手應道:“丞相細微於此,恢不禁佩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