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商議北伐,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丕病逝訊息傳遍天下,天下政治形勢鉅變。孫權得知此訊息後,馬上做好戰爭準備。
八月,東吳趁著魏國大喪之際,大舉進攻曹魏。孫權親率大軍進攻江夏郡,但在江夏太守文聘堅守下之下,孫權攻不克。
詔令急傳至洛陽,朝野震動。
魏國,洛陽宮,大朝議。
曹叡剛端坐龍榻,正襟危坐,透過冕旒,環視眾人行禮。見至劉曄時,曹叡目光凝視半晌,在其移動。
群臣對曹叡知之甚少,曹叡為王時,便一直深居簡出,只專心讀書、不問政治、不結交朝臣,很多大臣甚至都沒見過這位儲君。
唯有劉曄在曹叡登基不久後與其交談一天,交談後劉曄對曹叡敬佩不已。在眾人詢問曹叡如何時,劉曄讚許道:“當今天子可與秦始皇、漢武帝相比,但惜其年幼,氣場稍遜。”
待眾人行禮後,列中高官出列拱手道:“陛下,孫權趁我魏國大喪之際,襲取江夏。還望陛下,救之!”
少年魏帝,冷靜思索文聘戰報,不過片刻後,曹叡淡淡說道:“孫權之軍所擅不過水戰,此次吳軍之所以敢於下船至陸上攻城,是欲趁先帝大喪之際,文聘沒有防備,想要襲取江夏。但今文卿已和他們兩軍相持,況且孫權並不無優勢,朕以為孫權不過數日自然退兵。是故不用遣將救援!”
朝議百官見曹叡所言有理,也就拱手稱諾。
但曹叡穩妥起見,又緩緩補充道:“詔舞陽侯(司馬懿),江夏戰事讓其多加小心。”
“陛下英明!”眾人齊呼。
果不其然,之前被曹叡派遣至邊防慰勞的治書侍御史荀禹聽聞後,徵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登山舉火恐嚇孫權,隨後孫權驚恐之下,引兵而回。
此事後,魏國文武眾人皆被曹叡折服。
在魏吳兩國相戰,火熱之際,訊息也傳至成都。
----------------
成都,蜀漢新宮。
劉禪揚起衣袖,手揮筆墨,專心致志地在巾帛上寫文。
譙周則在身旁,看著劉禪新作,面色淡然,心中默唸道:“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
……
術治亡韓,亂政亡趙,迂政亡燕,失才亡魏,分治亡楚,偏安亡齊,勞民亡秦。是故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曰:“若是,則七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譙周已經不復初讀淡然,而是越讀冷汗越多,震驚之色愈重。
寫畢,劉禪提筆放至筆架上,轉動痠軟手腕,長呼口氣,傲然而道:“允南以為此《戰國論》如何?”
待劉禪問話之事,譙周回神,用袖口輕拭額頭,拱手行禮,心悅誠服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戰國論》乃天下雄文也,此秦亡四百年後,秦與六國滅亡之因,眾說紛紜。”
“昔前漢賈誼撰寫《過秦論》論述秦之得失,乃名世之作。今臣見陛下雄文,歎為觀止,臣以為陛下之篇可與其相比也。”
劉禪聞言,眉開眼笑,利用後世文學史觀,加之古人文采,撰寫議政文自然能夠令人耳目一新。
就在劉禪準備回話時,聽聞至霍弋行至身旁,伏身低語道:“陛下,曹丕病故,其子曹叡繼位。吳王已興師伐魏。”
劉禪聞言,瞳孔放大,臉色微變,但很快收斂起來,微微點頭。
譙周見狀,拱手告退,劉禪點頭允諾。
劉禪轉頭望向霍弋,淡淡說道:“此訊息丞相知否?”
霍弋面色凝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