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誘敵深入,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貓頭道。

天色灰濛濛,原本寂靜無人的貓頭道,瞬間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叟人士卒如同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地在山道上行走。

高定策馬立於山坡上,看著大隊將士在山道間穿行,槍矛成林,彩旗飛舞,這情形使他有些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

高定輕揮馬鞭,策馬揚蹄,幾步就重新趕到中軍佇列,沿著山道按轡徐行。

高定此次親自救援翁勁,其弟翁昂為先鋒。雖然翁昂剛剛殺死雍闓,但目前正是用人之際,高定不得不依仗翁昂驍勇,於是令其戴罪立功。

高定領人鋪開正面大搖大擺向前時,鄧艾已經率數名斥候,躲在不遠處的山坡灌木叢中,觀察高定軍情。

高定雖然學習漢人軍陣,但是隻得其表,不得其內,行軍中非大量士卒,嬉戲打鬧,甚至有些士卒掉隊,導致每行走幾里,高定等人就不得不停下整理隊伍。

而且鄧艾注意到,除了前鋒及中軍少部分的叟人士卒,大部分的部落兵,沒有統一的戎服及武器,披著各種各樣的破舊衣裳,甚至還有包裹獸皮……

鄧艾暗歎道:“除了前鋒那些精銳叟兵,剩餘叟兵全是烏合之眾,估計一個衝鋒便散。”

但是鄧艾也不託大,趁著還沒被叛軍斥候發現,偷偷摸摸地撤離此地。

鄧艾策馬從小路捷徑回到本部時,正見宿嘏拷問幾名受傷的叛軍斥候,不一會,被俘斥候扛不住拷打,終於將叛軍兵力部署細節說出。

鄧艾結合情報檢視地圖之時,卻見自己早些時辰派出去的幾名斥候戎服帶血,似乎傷得不輕。

鄧艾立即放下地圖,迎上前問道:“前方翁昂部敵情如何?”

領頭斥候神情疲憊,明顯應該是經歷了敵軍的追捕,他神情沉重答道:“敵軍先鋒部,還有一個時辰左右會到我們這。”

鄧艾點頭,安撫道:“你們稍許休息,等下作戰不用參與,有傷的趕緊先山上藥,不要強撐。”

鄧艾隨後緊急下令,命全軍做好戰鬥準備,同時命傳令官通知吳班敵情。

鄧艾隨後帶上宿嘏檢查沿途旗幟,防止佯敗撤退時出現意外。

後世常有佯敗撤退,士卒井然有序,不會潰逃,皆是將領提前佈下旗幟,撤退士卒按照旗幟標記行走即可,如果撤退旗幟插錯或者漏插,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後世西夏與宋朝交戰時,提前在淺處插上小旗,準備假裝撤退,擊潰宋軍。但是被宋軍斥候發現,便把插在淺處的小旗,改插到深水處,導致西夏潰敗。

在鄧艾檢查完旗幟後,不一會,翁昂所部已經抵達前方3裡處。鄧艾也沒有隱藏所部,而是緩緩地在山道間擺下小型軍陣。此處是貓頭道中段,相比於前段山道而言,中段山道要開闊許多。

在不遠處的翁昂也收到斥候通報,言有漢軍在前方山下陣,同時周圍似乎沒有伏兵。

翁昂面容興奮,命傳令官搖旗鳴號,三千叟兵聞令而動,迅速擺下軍陣,向前緩緩推進。同時為防止有其餘漢軍伏兵存在,命斥候通知中軍高定,迅速靠攏。

鄧艾見雙方靠近,揮動令旗,陣中鼓聲響起,赤甲軍緩緩出陣,紅色浪潮滾滾向前,並且浪潮隨著鼓聲節奏而變化速率。

宿嘏頭戴赤色鐵盔,身著兩層鐵甲,外罩赤色蜀錦戰袍,右手持一米二長鐵鐧,左手持盾,如同人形巨獸一般站在陣中。

鐧的分量之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恐怖,可隔甲冑將人砸死。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宿嘏身長九尺故持一米二鐵鐧。

“出陣”鄧艾下令道。

瞬間陣中蒼涼的號角聲響徹山間,早已嚴陣以待的宿嘏一馬當先而出,赤甲衛士卒喊著生澀的漢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