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大戰之前,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貓頭嶺,漢軍大營。
夜幕悄然來臨,天上弦月如鉤,昆蟲脆鳴,幾許繁星陪伴閃爍著冷月。淡淡清風拂過,營寨中四處點起的明亮的火盆燈,映照著王平堅毅的臉頰。
“孝興,今夜暗哨是否已經佈下?”王平望著遠處的叛軍營寨,對身後一人說道。
“啟稟將軍,扶剛巡視完畢。明、暗兩哨已經全部就位,口令也已一日一換。”身材高大的青年拱手答道。
此人便是白甲衛邑主賨人句扶,字孝興。
王平在漢昌縣時,將當地賨人編衛入戶,縣中賨人大姓句姓得知,舉族加入白甲衛。王平一一接見眾人交談,發現句扶此人自幼習武,驍勇善戰;胸懷大志,從小苦閱兵書。
王平交談後,遂上報劉禪,命句扶為邑主。果然句扶不負王平重託,在軍中處事溫和,秉公執法。與士兵同甘共苦,善待愛護士卒,軍中威望甚高。
頓了頓,句扶問道:“將軍,一直無敵軍夜襲,可否今夜讓守夜將士少些?”
王平搖頭,叮囑說道:“不可抱有僥倖之心,兵事無常,不可輕忽,一切還是按照防止夜襲安排佈置。為將者,謹慎為上,士卒的性命皆繫於為將者一人身上。一人之失,背後卻是成百上千名士卒性命為代價。切記不可託大!”
句扶聞言,正色答道:“諾,謝將軍教導,扶深記於心。”
說完後,句扶又遲疑半晌後,好奇問道:“將軍,前些日丞相問將軍何地是其必救之地,將軍為何不說。”
王平淡笑道:“你如何以為,我會知?”
句扶思量一會,緩緩說道:“將軍此前和扶說過,攻翁勁則高定必救,如何說不知呢?”
“哈哈,孝興有心人也。你可知我為何不說?”王平笑道。
“可是因為丞相在,將功讓於丞相?”句扶沉聲道。
王平搖頭,輕笑道:“錯!如今大漢朝廷之中,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丞相又何需功勞。”
“將軍,那又是為何?”句扶好奇問道。
“參軍楊儀、越嶲太守馬謖、門下督鄧艾。威公心胸狹隘,性情急躁;幼常此人,自視甚高,誇誇其談;士載為人剛直,名利心甚重。三人皆欲自我彰顯,我又為何敢阻擋他們,當時出言乃是為國也。”王平抬頭望著明月,感嘆說道。
句扶不忿說道:“將軍若不彰顯才華,丞相、陛下又如何會提拔將軍?”
“哈哈,簡在帝心而已。那日丞相只是為考校眾人罷了。”說完,王平便前去檢查夜間防守,防止翁勁夜襲。
句扶望著王平背影心生敬佩,自從跟隨將軍南征,將軍夜夜皆是如此巡查,將軍治軍穩重至此。
--------------
午間,卑水谷地,漢中軍營帳。
諸葛亮低頭處理公文,處理之際問楊儀道:“威公(楊儀字),子均可從貓頭嶺回來?”
楊儀掀開營簾,看到王平正在與鄧艾交談,轉頭回稟道:“丞相,子均已到,其餘將軍也到。”
諸葛亮聽聞,抬頭旋轉有些僵硬的脖子,緩緩說道:“命眾將入帳,共商軍議。”
楊儀點頭,出帳喊道:“丞相有命,諸位將軍入帳,共商軍議。”
眾將魚貫而入,諸葛亮正襟危坐于軍中大帳。
諸葛亮見眾將到齊,面露笑意說道:“細作相報,叛軍內訌。益州郡賊首雍闓起來相助夷王高定,卻被其高定手下處斬,益州郡援兵已退,夷王高定親自前往貓頭嶺解翁勁之圍。”
諸葛亮此語一出,帳內將士議論紛紛,楊儀見狀沉聲高喊:“肅靜!”
諸葛亮見眾人安靜下來,繼續說道:“諸位破賊就在此時。”
眾將士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