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諸葛喬歸漢,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喬猶豫再三,還是將孫權原話說出。
劉禪聽聞搖頭,笑道:“朕以為吳王乃不悅張子布,因其性情剛正而已。”
諸葛喬沉默不言,劉禪繼續說道:“只不過因吳王早年以射虎為樂,張子布言語勸阻,但吳王卻不以為意。而後吳王釣臺飲酒大醉時,張子布以紂王相比,規勸吳王。”
“故多年積累之下,張子布雖對吳王有輔佐之恩,但也難抵消吳王對其不滿。”劉禪感嘆說道。
“伯松,你以為如何?”劉禪話鋒一轉,對諸葛喬問道。
諸葛喬見劉禪相問自己,明白劉禪發問目的是想看自己歸漢之心。
諸葛喬也不會遲疑,拱手答道:“張公身受孫討逆遺詔輔佐吳王,功勳克舉。孫討逆在時自比齊宣王,而以張公相比管仲。吳王既不處宰相,又不以師禮相待。故臣以為此事之上,吳王不及孫討逆也!”
劉禪聽聞後,嘆息道:“今三國鼎立,治國良才難得,吳有大才,吳王卻如此待之;朕聞之,心不平也,若朕有張子布,必以師禮待之。”
“朕常因留戀後宮,貪戀美色。休昭(董允)多次以此進諫,朕每聞之慚愧不已。如今休昭前往南中撰寫《益州民政》至今未回,朕思念其忠貞言語。”
諸葛喬聽聞後,發現張溫在吳中所言,句句屬實,陛下禮遇士人,乃上古賢君明主,吳王則不如也。
諸葛喬躬腰,心悅誠服說道:“張惠恕(張溫字)在吳中言陛下求才心切,禮遇士人,如上古賢君明主。今日臣幸得陛下相見,陛下之心遠超其言。”
劉禪心中會意一笑,明白諸葛喬態度,也不繼續相問,而是寬慰說道:“朕以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日後伯松可多進諫,不必忌諱。”
“諾!”諸葛喬行禮,沉聲道。
劉禪見其面色嚴肅,下階扶起諸葛喬,面露笑意,溫聲說道:“丞相乃朕相父,你又乃丞相之子也。是故你與朕雖不是兄弟,但甚是兄弟,日後在宮不必如此拘禮。”
諸葛喬見劉禪如此話語,感動非常,但卻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低頭唯諾應和。
劉禪又繼續說道:“朕觀伯松身體瘦弱,但日後為朕駙馬都尉(注1),可要勤學武藝,不可懈怠。”
劉禪又與諸葛喬閒聊數句,禮遇其出宮。
------------------
1漢武帝時始置駙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皇帝出行時自己乘坐的車駕為正車,而其他隨行的馬車均為副車,西漢第一個駙馬都尉金日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