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南中之治,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不過盡微薄之力,固守漢人之土。丞相英才欲匡扶漢室,凱雖為南中偏遠鄙吏,但也知曉忠義二字。”呂凱面色漲紅,激動地說道。

“兩位持忠絕域數年,保全大漢疆土。亮必報於朝廷,不負兩位忠心。”諸葛亮長眉上揚,感慨說道。

又思慮到南中治理,表情舒展,緩緩問道:“今南中初定,兩位又身居南中。不知兩位對南中之治有何見言?”

呂凱略作思緒,朗聲說道:“丞相,南中地大,郡不過四。但南中卻部落林立、路途難行,難以管轄。如臣從永昌郡府到最西邊縣衙,來回需花近兩個月路程。諸多事件發生時,郡縣鞭長莫及,待聽聞時,事情已過。以在下淺薄之見,可多設郡縣。”

諸葛亮微微點頭,對呂凱的話,表示贊同。南中之地佔益州近半,郡不過四,確實不夠。

王伉沉吟半晌後,說道:“丞相,依臣之見。新設郡縣應該兼併或多或少其餘郡縣。”

“為何?”聞言,諸葛亮眉目微微皺起,問道。

王伉微微蹙眉,緩緩說道:“部分郡中豪強名望過甚,而且與郡中蠻夷世代通婚,對管理甚是不便。如果能將其分至其他郡中,則對當地官府統治甚便。”

諸葛亮依然只是點頭而不言語,但是心中卻對這兩人卻是十分讚賞,所言有物。

諸葛亮面色如常,淡淡問道:“以兩位之見,可以在永昌郡何地新設郡縣?”

呂凱拱手答道:“可以在永昌郡西設新郡,此地郡府鞭長莫及。”

王伉補充說道:“南中四郡中,永昌郡最大,且縣多設於北部,南部最少。以伉之見,丞相可在永昌東南設立永壽、南涪、雍鄉三縣。”

“嗯?永壽、南涪、雍鄉三縣,不是在後漢(東漢)時設立過嗎?”諸葛亮面露驚訝之色,問道。

呂凱苦笑道:“後漢雖然設三縣,但是隻不過公文而已。南中叛亂叢生,難以顧及。後面設之,也不過是應付朝廷而已。如今時機已到,可設三縣以轄永昌東南之地(注1)。”

“兩位可將永昌郡相關事務上報於我,我在思慮一番。”

話鋒一轉,又問道:“此地蠻夷部落,如何管轄?”

----------------

1:新設三縣的轄地主要為今雲南臨滄地區、西雙版納州、普洱市及緬甸果敢等地,轄地相當遼闊。該區域是首次正式納入祖國版圖。這是諸葛亮、呂凱等對祖國開疆拓土的貢獻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