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兩界山的一口井
昨夜劍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兩界山的一口井,詭異世界,我能敕封神明,昨夜劍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嗎?
“道士?”崔漁聞言眼睛亮了,想起自己那本看不懂的天蓬變,整個人立即客氣起來:“見過道長,不知道長在那座山修行?”
“只是閒雲野鶴的野道,並無固定居所,今日偶然路經此地,發現此地煙霞沖天,有祥瑞之氣彌散,乃是難得的福瑞所在,所以想要在此定居下來,搭建廬棚修行一段時日。”
“定居?太好了!道長既然是道士,那必定是識字的吧?”崔漁歡喜的連連拍手。
老道士見此一幕不由得愣住:哈?
“沒事,在下就是平日裡禮佛從道,見到方外之人就忍不住心頭歡喜。”崔漁扛著鋤頭:“在下崔漁,尚未請教道長名號?”
“老道南華。這位是小徒:守誠。”
“原來是南華真人與守誠小道長。”崔漁又起禮。
南華真人?總覺得有幾分怪,又覺得有些順口和耳熟,崔漁卻也沒有在意。
小道士面色羞紅,手腳慌亂的對著崔漁還了一禮,作揖到底:“見過居士。”
“道長可曾選定居住結廬所在?”崔漁連忙問了句。
老道士搖了搖頭,崔漁笑了:“我家鄰居就孤身一人,道長正好去借宿。”
“村中終究是吵鬧了些,老道想要在村頭山林中搭建廬棚。”老道士看向崔漁,謝過崔漁好意,然後轉身離去。
看著老道士遠去的背影,崔漁撓了撓頭:“也不知是不是個識字的。”
他現在想要識字都想瘋了。
想要出人頭地,識字就是第一步。
這個世界的字,比崔漁後世所見的漢字複雜了不知多少倍,尤其是記載在大冊上的真經,更是一個個猶如鬼畫符。
每一個文字都代表著天地間的奇妙意義。
“有時間去湊過去套套近乎。”崔漁扛著鋤頭,然後來到山中耕種,鋤頭落下後他發現自己的力氣增長了不少。
那神血不但可以為他提供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在潛移默化改造他的身軀。
只是百縷神力,依舊未免太少了。
蛛絲很細,可那一縷神力比蛛絲更細。
四萬八千縷神血,才能化作完整的一滴血,可見一絲神血之細微。
地上泥土翻飛,崔漁腦袋在烈日下汗水滴落:“總不能刨一輩子的地,做一輩子的農民。”
半響後崔漁停下鋤頭,擦了擦額頭汗水:“我有數百兩銀票,這輩子吃喝算是不愁了,可我的追求僅僅只是這樣嗎?我先蟄伏半個月,將那鱉孫弄死,然後就去大梁城找機會報復陳勝。”
“老鱉頭可不是好惹禍色,雖然年紀大了些,但聽村子裡人說這廝上過戰場,否則也不會有機會與陳家有接觸。”崔漁看著天空中的雀鷹,在藍天白雲中自由穿梭。
“要不然我直接將《天蓬變》扔入那老鱉頭家中?”崔漁忽然想到一個辦法。
天蓬變是真經大冊,每一個字都能溝通冥冥,蘊含著邪異的力量,視線與之接觸也會汙染精神。
崔漁心中念頭閃爍,忽然間有了主意,然後低下頭幹活就更有力了。
直至餉午,虞送來食物,崔漁坐在田埂上吃肉,心中思索不留痕跡的弄死老鱉頭的辦法。
半響後有了計策,崔漁一顆心放回肚子裡,然後埋頭幹活。
虞也拿著鋤頭,跟在崔漁身後,埋頭鋤草。
村頭
茂林內
南華真人與守誠小道士在砍樹,老道士不知從哪裡拿來鉅子,交給小道士叫其鋸木頭。
”你覺得哪崔漁如何?“老道士忽然問了句。
小道士鋸木頭的動作一頓,有些疑惑的看向老道士:“不過是一個平民罷了,有什麼好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