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 為了百姓好,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次出征兩廣,輔國公平度一共在江南征集了八萬石糧食,抵達韶州時,差不多消耗一萬石,而兩廣清軍,由於尚之信反亂,廣西的錢糧又大多抽調入滇,故爾雲集在梧州和肇慶一線的這六萬清軍實際上可用的糧食不過七萬石,也就是說,每個清兵的糧食配額不過一百餘斤,這點糧食差不多隻夠桂粵清軍兩個月支用。
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既要馬兒跑,那自然要馬兒吃草,廣州和南寧都是天南有數的堅城,為防圍城日久,所以簡親王喇布強令範承勳和陳天植二人務必要在十日之內籌措兩萬石糧食、五萬兩白銀和三千民夫。
出了簡親王行轅,陳天植突然咬牙說道:“陳某隻聽說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我梧州經歷這七年苦戰,百姓只餘十二三萬,如今又要徵糧,豈不是要將這十幾萬百姓全都餓死,我陳氏父子在廣西四十餘年,無恩德於百姓,若再逼死這麼多人,又如何心安?本官這就上書朝廷,向皇帝請旨!”
說完就是袍袖一揮,怒氣衝衝地就要往轎子裡鑽。
“陳大人莫不是讀書讀傻了?你就是上書朝廷,聖上也不會處置簡親王的,你口口聲聲要救梧州這十餘萬百姓,要保住地方元氣,可是你知不知道,籌集到足夠大軍支用的糧食,徹底剿滅賊寇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範承勳跟隨范文程進關,經歷過的事比陳天植吃的鹽還多,當下一把扯住陳天植,苦口婆心地勸誡起來。
“這……?”
把百姓的糧食搶光了,這居然是為了救梧州百姓,陳天植實在不明白其中的關竅,不得不停下了腳步,轉頭看向範承勳。
範承勳知他想不通,哼了一聲反問道:“當年若沒有信郡王多尼在曲靖的屠城,你們說昆明城內的永曆君臣會不會嚇的一溜煙跑到緬甸去了?雲南各府縣又怎會傳檄而定?...以曲靖一城換西南二省數百萬百姓歸我大清,你說信郡王做的對與不對?如今明賊佔了南寧,咱們就必須剿滅他們,否則他們就會裹挾更多的百姓,到時候死的人只會更多,咱們在梧州強徵,就是為了儘快剿滅他們,所以簡親王此舉實際是為百姓好,虧你還是什麼兩榜進士,怎連這道理都不通?實話和你說罷,皇上對此也是預設的!”
陳天植說不出話了,只呆呆地看著範承勳,寒窗苦讀十餘年,強徵為安民,這樣的理論,他還是第一次聽到,但是範承勳的話似乎卻有那麼一絲道理。
“好……既然制臺大人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救民,那就由範制臺總籌此事,梧州的巡防兵還有三班衙差都由制臺大人呼叫,本官什麼也不知道,本官累了……!”
在京師聽慣了永不加賦和滿漢一體等官面論調的陳天植只感覺他此刻的信仰完全崩塌了,跌跌撞撞進了轎子。
範承勳可不在乎什麼要儲存廣西元氣,回到衙署後,就悍然簽發了在梧州、岑溪和藤縣等地籌集糧食的政令。
隨著政令的下達,梧州各州縣所有的駐防營兵和三班衙役全部出動,他們提著刀,拿著鐵尺,帶著枷鎖,如蝗蟲過境般,對境內的坊市進行了反覆清洗。
一戶又一戶百姓的房門被營兵們粗暴地砸開,他們絲毫不在那些哭成淚人的普通百姓,糧食、布匹和金銀以及來年春播的種子,只要是能拿走的,都會被那些扯著雞毛當令箭的營兵搜掠一空。
在搜掠的過程中,有不少搶紅了眼的營兵甚至趁機凌辱婦女,有敢於反抗的百姓,不是當場就被格殺,就是被帶上大枷,綁進了就近的大牢,以至於各州縣的牢房人滿為患,實在關不下的,就直接鎖在衙門門口,以震懾人心。
一時間梧州府哀鴻遍野,伏屍累累,有很多被搶光家業的百姓不得不淪為流民,扶老攜幼地往湖廣和江西逃難。
但廣西左布政使範承勳根本不在乎,他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