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喇布議兵,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督聽說那王賊死後,馬逆獨掌南寧明賊,時下馬逆雖率軍入瓊,但留守之兵差不多有萬餘,且此前哨探來報,自桑督退兵後,賊寇一直在三江口和青秀山一帶修建城防,而南寧三面環水,能攻者止青秀山一處而已,輔國公只帶兩萬兵,只怕勝算不高啊,且軍中糧草不足,依本督的意思,莫如囤兵梧州和平樂,隔絕南寧和廣東之間的交通,待咱們將尚逆困入廣州,再作計較。”
平度是尚善的兒子,當年在湖廣時,蔡毓榮曾和尚善父子打過不少交道,知道二人志大才疏,獨領一軍確實有些不妥,只不過礙於二人是滿洲宗室,各處將佐不得不為其首尾罷了,雖然他不認為南寧明賊能擊敗平度,為防有變,還是不同意兩處同時用兵,
“呵呵,本公自幼隨我父征戰沙場,區區一夥賊寇,便是其據險而守,又有何懼?不過南寧地形本公不甚熟悉,王總鎮既然在南寧屢建大功,又深知這夥明賊虛實,可隨本公同往,至於糧草,可由梧州知府籌措,十日之內,務必替本公準備兩萬石軍糧和五萬兩白銀以及三千民夫。”
平度擺了擺手,打斷了蔡毓榮的話,南寧那邊只不過區區萬餘賊寇,又多是裹挾的降兵和百姓,他手中有兩萬大軍,又有陣斬敵酋的王復漢助戰,若是還打不過區區一夥賊寇,還談什麼為自己老爹平反昭血?
“好了蔡督,囤兵梧州和平樂固然是穩妥之計,然賊寇若是走高州殺入廣州境內,襲擊我軍糧道怎麼辦?有王將軍助陣,輔國公縱不能潰賊,將賊寇牢牢遏制在南寧還是可以的,陳知府、範制臺籌辦糧草和民夫的事就由你們去辦。”
兩廣水路縱橫,由於尚之信反亂之事,兩廣清軍已經喪失了水路的控制權,喇布雖然不堪,但好歹在兩廣呆了數年,對兩廣的山川地理頗為了解,他同意平度進攻南寧明賊,這是唯恐南寧明賊走水路襲擊清軍主力糧道。
“這……!”
梧州知府陳天植,乃是原廣西巡撫陳維新的小兒子,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當年陳維新為大清平定永曆朝廷立下過汗馬功勞,陳天植子憑父貴,年未及四旬,就官至正五品的知府。
不過陳知府領喇布軍令的時候卻很是鬱悶,梧州在廣西雖然也算富庶,但由於這些年兵災連年,尤其是清軍三路入滇時,為了湊齊出徵的民夫,彰泰幾乎將岑溪、梧州等地的青壯抽調一空,再加上從去年開始,簡親王喇布一直駐節在梧州,近萬八旗大兵的吃喝拉撒全在他身上,早就把梧州吃空了,這一時半會哪裡湊的出這麼多錢糧?
“怎麼?陳知府可有難處?”
喇布眉頭一皺,抬頭看向欲言又止的陳天植。
陳天植一臉為難道:“王爺明鑑啊,桂省向來貧瘠,止桂林、南寧、梧州和柳州稱得上富庶,桂西地方都為土司,根本收不上稅,這幾年朝廷大軍和偽周在廣西反覆作戰,百姓們苦於賦稅過重,早已是怨聲載道,今年錢糧又被靖南將軍徵調一空,這一時半會下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是再行加收恐有民亂啊……王爺!”
要說這陳天植也算是個為民做主的好官,自去年調入梧州後,有感於地方稅賦過重,百姓幾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曾向偽清朝廷請旨數次,要求減免梧州的三年稅收,以安定地方百姓。
可清廷由於連年作戰,國庫早就入不敷出了,是以陳天植所上的奏疏無一不被清廷駁回,最近的一次,康熙曾親自回覆陳天植,暫累梧州百姓一年,待平定偽周,方可減免賦稅。
“王爺,廣西府庫也實是一兩銀子都拿不出來了,去年為了籌措大軍入滇糧草,下官絞盡腦汁方才勉強辦上,其後又出兵高雷,下官更是強行徵收,落了個範剝皮的名聲,就這樣廣西府庫拉了好大的虧空,王爺現在卻又要梧州十天之內籌措這麼多的銀子和糧食,下官實在是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