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玉米和蔗糖,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糖炸藥!”
馬仲英卻沒有在意正沾沾自喜的牛天宿,因為他的腦海中已經想到了一種威力遠超黑火藥的烈性炸藥。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尹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看似人畜無害的白糖,其實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使普通火藥的威力增加數倍。
在前世敘利亞戰場上,有一個名叫謝克·奧瑪爾的炸彈專家,他曾經對記者提到,他製作的炸彈就是根據白糖劑量的不同,可以成為普通的手榴彈,也可以成為射程超過十二公里的火箭彈,這種炸彈遇到高溫,或者強烈震動,就會產生燃燒爆炸的效果。
“馬三德,你立即派人至製造局,讓他們把白糖熬製成糖漿,按三成糖漿七成火藥的比例,混合調製在一起,然後遠距離引爆,測試一下威力,若是可以,讓他們加急製造一批開花彈,所用火藥就用這白糖炸藥。”
開花彈最早出現於明成祖北伐蒙古時期,瓊州軍所用的陶罐手雷和霹雷彈也屬於開花彈的一種。
只不過由於技術原因不能遠距離發射,及至明朝末期,軍隊戰鬥力極度下降,士兵更不敢使用開花彈這種近戰武器,故爾普遍使用實心彈,作為遠距離攻擊武器。
清廷入主中原後,並沒有將這種武器發揚光大,反而鉗制了開花彈的發展,直至左宗棠督兵西征新疆,在陝西鳳翔發現了明朝所遺開花炮彈的實物,不禁恍然大悟,發出這樣的感嘆:“西夷利器之入中土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開花彈卻是大明研究出來的。
“糖漿混入火藥?”
馬三德有些懵,白糖雖然在國內已經普及,但還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若是賣給西夷,其價格起碼能翻十倍甚至十五倍,把如此貴重的白糖混入火藥中,他有些想不明白馬仲英是怎麼想的。
“本帥蒙上天託夢,用這白糖混入火藥中,能使咱們的陶罐手雷的威力加強數倍。”
顯然,用現在科學來解釋,馬三德等人肯定聽不懂,馬仲英只得顧左右而言他,將原因推到了萬能的上天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