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章 延平議兵,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萬裡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北望南都又一年

東番、禾寮港。

年僅三十八歲的大明延平王鄭經眺首北望,眼神中滿是不甘和無奈。

作為鄭成功的繼承人,他無時不刻不想著率領部下打回大陸,恢復鄭氏在福建的基業,甚至恢復漢家的江山,而且這二十年來,他至始至終都是為了這個目標努力。

尤其是吳三桂反覆後,鄭經更是先後拿下了漳州、泉州、潮州和惠州四府,勢力達到了鼎盛,誰曾想形勢卻急轉直下,耿精忠和尚之信先後反覆歸清,明鄭不得不放棄沿海四府,退回臺澎金廈門,吳周勢力在獨木難支之下,更是一路潰逃回雲貴,於今年年初丟陷了國都昆明,這令本就勢單力薄的明鄭頓時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

雖說廣西龍門島傳來訊息,說馬寶第五子馬仲英於去年率軍殺入廣西南部,並先後拿下了南寧和瓊州等地,還擊敗了偽清部署在兩廣的駐軍以及輔國公平度所部的兩萬兵馬,同時反正歸清的平南王尚之信也再度叛清,而且馬仲英還迎回了永王殿下。

但鄭經絲毫提不起一絲繼續反攻福建的心思,連續的戰敗,早就磨平了他早年的雄心壯志,尤其是總制陳永華病故後,心底那最後一絲野望也消彌於無形。

“藩主,東番雖廣,然颱風肆虐,不足屯養;廈門丸城,奚堪屏障?且海澄失守後,金廈已經暴露在清軍兵鋒之下,前者楊總鎮和王副將曾傳書承天,今兩廣俱亂,臣以為當再起大兵西進,如此縱不能破賊,亦能牽制清軍,使其不敢盡力南下。”

見鄭經破有些鬱鬱寡歡,一心反攻福建的中都督劉國軒不由勸慰起來。

劉國軒字觀光,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人,於永曆八年投至鄭成功麾下,從軍之後便展現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並參加了明鄭和偽清之間的歷次戰役,至如今已經是鄭軍中數一數二的軍事統帥,去歲施明良作亂,陰圖捕拿鄭經向清廷請降,便是劉國軒洞察先機,並出兵粉碎了施明良之亂,因此更得鄭經信重。

“以吳周勢強,尚不是偽清陸師對手,區區一個馬仲英能翻的起什麼風浪,至於尚之信,不過是個首鼠兩端之輩,咱們與他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海澄既失,為免不必要的傷亡,還是傳令守軍撤出金廈二島吧!”

鄭經長嘆一聲,他從軍征戰十數個寒暑,輸贏且不論,戰略眼光還是有的,吳周已經滅亡,十數萬清軍立時就能東奔,此前楊延迪傳信,說馬仲英手中兵馬不過一萬餘人,即便是他們打贏了平度,又怎麼可能是十數萬清軍主力的對手?

“這,若放棄金廈,那東番外圍就只剩澎湖一處了,據福建那邊訊息,清廷自前年開始就一直在打造水師戰船,並調長江水師提督萬正色和總兵林興珠至福建,一旦其水師練成,必然渡海來攻,若不守金廈,澎湖豈不直面清軍兵鋒?”

劉國軒沒想到鄭經在海邊盤亙了這麼久,竟打的是放棄金門、廈門這兩個明鄭在大陸僅存的兩個戰略支點的心思,心中更是大急,語氣不免加重了幾分。

“金廈乃是孤城,倘若清軍採用圍點打援之計,我軍豈不是被清廷牽著鼻子走,自姚老狗至福建上任以來,海禁是越發的森嚴,福建沿海百里範圍內全是無人區,咱們在內地根本籌不到糧,東番這邊又年年欠收,人心浮動,哪有力量為兩座孤城和清軍消耗?”

馮錫範卻不同意劉國軒守衛金廈的戰略,當然他並不是不想守金門和廈門,而是從實際情況綜合考量的,吳三桂反覆後,明鄭數次大規模北伐,雖然取得一定戰果,但卻耗盡了這些年的積蓄,而且苦心訓練的陸師幾乎損失一空,如今只剩下水師兩萬七千人,還有一萬陸師守在金廈,東番總人口不過二十萬,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