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章 瓊州學堂,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呃……!”
馬仲英也是好奇,隨手拿起了最上面的書冊翻看起來,這書不是別的書,正是幼童的啟蒙讀物《增廣賢文》,只不過這書的封面上除了書名,還加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大字,第二頁卻不是正文,而是一張西洋畫,畫上面卻是畫著一名金盔金甲的武將正馬踏清軍軍旗,一旁還有備註,赫然寫著馬大帥馬踏奴旗七個大字。
見馬仲英有些好奇,呂輕侯連忙說道:“大帥,咱們學堂招收的都是軍中子弟,幾乎沒有一個讀書識字的,所以他們只能從最基本的學起,學生以為,他們既然是我瓊州軍子弟,那自然要繼承父輩們的遺志,效忠大帥,將韃子趕出咱們中國,所以學生就是令人在每一篇課文的開頭加了一幅畫,都是大帥打敗東虜的場景。”
“恩……你做的不錯,”
馬仲英合上書本,他本來用呂輕侯做這個學官,其實是實在沒人可用,可是他沒想到這個落第秀才竟如此會來事,不用自己吩咐,就知道替自己培養學子們的忠誠度。
見馬仲英對課本很是滿意,呂輕侯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這一千多名軍中子弟是按照年齡段進行分配,七至八歲為一個年齡段,八至十歲為一個年齡段,十至十二歲為一個年齡段,十二至十四為一個年齡段,十四歲至十六歲為一個年齡段,共分十個班,每班人數都在一百左右,教員則是從瓊州府抽調了一批書辦,以及數十個瓊州軍傷兵組成。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因材施教,也是為了防止年齡大的欺負年齡小的。
瓊州學堂既然是軍中子弟的學堂,那管理肯定是按瓊州軍軍事條例制定的規章制度,雖然沒有軍中那麼嚴格,但起碼屬於半軍事化管理。
根據呂輕侯制定的條例,瓊州學堂所有學子必須聞鼓而起,聞金而休,辰時起床後,學員們必須在兩刻鐘之內處理好個人問題,然後進入校場進行佇列和跑步訓練。
訓練時間是按年齡段分配,低年齡段的訓練時間為兩刻鐘,高年齡段者則為半個時辰,訓練課程結束後,學子們可接受一個時辰的文化課,由於這些軍中子弟大多數均不識字,所學內容都是以啟蒙知識為主,當然這個時辰內是有一炷香的休息時間。
訓練和文化課程相結合,就是為了讓學子們不會因為長時間學習或者訓練感到枯燥,這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寓教於樂。
文化課結束後,將會有專門的教官來教授各種武器的操作,高年齡段者則必須要學習火器的使用方法,當然這個時間不會太長,只有半個時辰左右,這樣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貫徹馬仲英文武並重的教學理念。
上午和下午的教學課程基本一樣,只是將操作武器的課程改成了練字、繪畫和音樂等課程,畢竟學習訓練了一整天,也要適度地放鬆一下。
進入瓊州學堂的孩子都是長身體的時候,是以呂輕侯在和牛天宿協商後決定,瓊州學堂每三日必須有肉供應,其餘米麵管飽,若是發現有剋扣或學子伙食者立斬。
此外學堂還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聞鼓不起者不得吃早飯,而且還要罰站半個時辰,吃飯不有序排隊者罰站半個時辰,隨地大小便者杖十,不遵師長者杖十,鬥毆挑釁者仗二十。
“不錯,且隨本帥去看看孩子們上課。”
馬仲英緩步出了明倫堂,抬頭看了看天色,知道這個時候正是學子們上早晨第二節課的時間,遂示意呂輕侯等人出門。
繞過了一道迴廊後,馬仲英就聽到“鐺、鐺、鐺……。”的鳴鑼聲,心知學舍到了,當下放緩了腳步,就向最近的一個學舍看去,卻見得一個書生打扮的先生正夾著課本,拿著戒尺進了學舍。
那書生進了教室,卻不是直接教授學業,而是將戒尺和課本往書桉上一方,在學子們起身行禮後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