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章 六科主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瓊州軍目前控制幾個區域而言,搞科舉取士確實有些小題大做了,所以此次在瓊州舉辦的科舉取士,其實就是為提督府收攏一部分瓊州的讀書人,以完善瓊州軍的行政體系。
大明立國以後,沿襲唐制,設三省六部,其中中書省其實就是皇帝直屬的行政機構,承上啟下,統領百官,尚書省則專管六部,門下省其實就是秘書處,專門替皇帝審閱奏章,協助制定國策。
但朱元璋認為三省主官權力過大,威脅皇權,遂廢三省,六部收由皇帝直接管轄。
馬仲英所要開設的科舉其實就是選拔六官下屬的官員,六官即為吏、禮、刑、戶、兵、工六官,負有察言、承宣、審理等職,以方便地方施政。
時下瓊州軍只控制了三府一州的地盤,兵不過兩萬,馬仲英不可能設什麼六部堂官,那隻會被別人恥笑,所以馬仲英即以提督府的名義任命牛天宿為禮科主事,兼任瓊州知府、李德才為工科主事,兼製造局大使、程藎為吏科主事,兼南寧知府、餘思明為刑科主事、兼梧州知府、郭紹為戶科主事、兼瓊州市舶司大使、兵科主事由第二旅旅帥巴思克兼任,原廣西府丞趙安民擔任瓊州學政。
按明制,六部之中,禮部尚書為尊,通常由內閣首輔兼任,用牛天宿擔任禮科主事,馬仲英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原因就是牛天宿曾擔任清廷的瓊州知府七年,對地方上的事務瞭如指掌,用他做這六官之首,就是希望他能盡心盡力地替瓊州軍打理好瓊州這個基本盤。
李德才自不必說,本身就擔任製造局大使,擔任工科主事正是人盡其才,至於用程藎、餘思明和郭紹擔任刑科、吏科和戶科,其實是馬仲英根本無人可用,只得趕鴨子上架,用他們三人為主官。
兵科主要的職能是保證日常軍事管理的有效運作、輔佐提督府進行軍事決策,事關重大,用巴思克這個精通軍務的老行伍為主官,就是不想瓊州軍的軍務變成外行指揮內行。
六科設立以後,馬仲英即以提督府的名義,任命牛天宿為此次科舉的主考官,瓊州學政趙安民擔任副考官,總籌科舉事宜,為防有科考舞弊的現象,又令內衛副統領馬六協理。
當然清軍壓境在即,這個所謂的科舉考試肯定要延期,在馬仲英看來,起碼要擋住清軍攻勢,否則瓊州地方的學子很可能就會因為看到清軍攻勢猛烈,對瓊州軍不再看好,從而選擇不參加馬仲英舉辦的科舉,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對於馬仲英科舉的籌劃,馬三德很是不解,他道:“既然大帥知道這些讀書人都是首鼠兩端,那為何還要收他們為官?”
“所謂習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咱們如果不舉辦科舉,那瓊州的讀書人就會認為他們在咱們這邊沒有晉身的機會,徹底地倒向清廷那邊,在這清廷已經基本控制全國的情況下,咱們又豈能失了讀書人的心?”
哪怕再鄙視明末計程車子,痛恨他們的軟弱無能,馬仲英也要舉辦科舉,這不光是為了選拔可用的人才,而是為了籠絡人心,要知道在這時代,所謂的民心並不是普通百姓之心,而是掌握了話語權計程車紳階層之心。
強如明太祖朱元璋也是籠絡了淮西和浙東計程車紳階層,才能虎踞金陵,奄有天下,後世的太平天國輕士紳,而廢文教,雖能得逞於一時,但最終還是在士紳階層和清廷的聯合絞殺下灰飛煙滅。
科舉必須要開,這不僅是和清廷爭奪人望的重要手段,也是現階段瓊州軍發展的壯大的重要舉措。
因為現在是明末清初,也是八股取士最興盛之時,瓊州軍如果廢科舉,採用其他的選才方式,剝奪了讀書人的晉身之階,那註定要被這個時代拋棄。
“末將似乎明白了,咱們要成就大業,那就必須有讀書人替咱們幹活,替咱們說話。”
聽完馬仲英的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