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科舉,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生產武器裝備的同時,昌水製造局還利用瓊州軍出師梧州和肇慶的時間,加急生產了四萬六千三百斤藥子。

藥子就是火藥,是由硫磺、硝石和木炭根據比例配置而成,其實在明太祖時期,大明已經制作出了顆粒化的火藥,並用於實戰,後來明成祖五伐大漠,明軍攜帶的震天雷中填充的就是顆粒火藥,這種火藥比以前的藥子威力大了三倍。

但是明朝製作火藥,主要是依靠工匠手工製作,而同時期歐洲諸國卻大量使用風力和水力鍛床用來研磨藥子,相比之下,西方火藥原料純度更高,顆粒更細。

而且西方國家基本是採用用水壓機械將粉狀火藥壓制成塊,再經烘乾、磨光,形成顆粒狀火藥,所以到了明末,歐洲的火藥效能已經超越了明朝,這也是佛朗機人火炮的威力強於大明的原因。

由克里斯和斯蒂文森兩個紅南鬼指導,故爾生產的藥子和佛朗機所總的火藥威力不相上下。

為了方便士兵使用,克里斯還製作了一批紙殼,將火銃發射所需的藥子稱好,然後密封儲存,這樣的做法就省去了士兵在戰場上稱量火藥的環節,有效地提高了火繩槍發射的速度。

“製作火藥只要有水力石磨就行了,為何到現在只生產了四萬六千多斤?”

雖然明知李德才已經竭盡所能了,但是清軍入寇在即,嶽樂又老成持重,馬仲英估計清軍必然會利用其優勢兵力扼制瓊州軍水路,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故爾對李德才的工作表示了不滿。

“大帥,製作火藥需要大量的硝石,可是我瓊州以及欽州並不出產硝石礦,卑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李德才一臉委屈,自擔任昌水製造局大使以來,他一門心思就撲在製造局上,幾乎就沒有好好休息過,可馬仲英還如此苛求,這讓他很是鬱悶。

“大帥莫急,瓊州雖然沒有硝石礦,但附近島嶼甚多,海上水鳥棲息,鳥糞越積越多,便形成了硝土,咱們只要派人挖掘,然後利用硝土製作硝石就可以了。”

隨同馬仲英一起來的瓊州知府牛天宿卻頗有見識,知道從鳥糞中提煉硝石,只不過他一直在瓊山主持安置百姓,劃分田地事宜,卻不曾和李德才透過氣,而李德才手中事務也頗為繁忙,千頭萬緒,同樣忽略了硝石的問題。

“李先生,非是本帥苛刻,實在是時不我待,關心則亂耳,還請先生擔待則個。”

聽到牛天宿有從鳥糞中提煉硝石的辦法,馬仲英轉怒為喜,對著悶悶不樂的李德才拱了拱手,算是賠了一禮。

“卑職慚愧啊……如何能當大帥如此大禮,折殺卑職了,折殺卑職了啊……!”

見馬仲英如此禮下於人,李德才也是眼圈一紅,當場長揖到地對著馬仲英連連回禮,若旁人不知道李德才是被迫加入瓊州軍的,誰看了都會以為二人君臣和睦,相得益彰。

有了切實可行的辦法,馬仲英就是責成牛天宿立即派人照會瓊州下轄各縣百姓立即收集糞土,然後提煉硝石,提督府可出銀採購,務必在短時間內生產三十萬斤藥子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戰爭。

透過此事,馬仲英愈發覺得夾袋裡的人才嚴重不足,所以他決定在瓊州進行科舉取士,建立應有的行政體系。

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自隋唐以來,中原王朝只遵循一條出人頭地之路,那便是走科舉之道。

陳橋兵變後,趙宋因得國不正的緣故,大力推行文治,自土木堡以後“文貴武賤”思想越發深入人心,以致於考秀才,當舉人,中進士再做官成了百姓唯一一條出人頭地的途徑。

但是科舉之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卻是他們難以承受之重,因為在沒有考中秀才之前,想著讀書晉身的百姓子弟,不光要承受繁重的賦稅,而且還要花費大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