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監國之議,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延迪和黃進雖然一直在廣西沿海抗清,但實際上卻是臺灣鄭家所屬,馬仲英提出需要鄭經同意擁立之事,在某種意義上也暗示了要奉延平王號令的意思,這令二人喜出望外,可殊不知他們包括身在大員的鄭經已經落入了馬仲英的算計之中。

當初永曆帝在五華山遇害,鄭成功悲憤而薨,鄭經繼承了延平王之爵,繼續依靠大員堅持抗清,但這二十年來,鄭經依舊沿用永曆年號,卻沒有擁立過一個大明宗室為帝又或者是監國,表面上看明鄭這是忠於永曆,實際上卻是鄭經假大明之名,行割據之實,所以馬仲英可以確信鄭經肯定不會同意擁立朱慈炤。

而楊延迪所部龍門島水師,表面上看似乎是明鄭所屬,但這二十年來,一直遠離大員,其實是自成一軍,楊延迪之所以奉明鄭旗號其實就是指望著鄭經能帶領他們光復大明,若鄭經對擁立監國之事模稜兩可的話,那勢必盡失龍門水師之心。

當然,馬仲英也考慮到了鄭經也有同意擁立永王的可能,更可能要求朱慈炤至大員登監國大位,效仿曹操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歷史上鄭經明年三月就會病故,大員和瓊州海路相隔兩千餘里水路,使者來回通報都要花費都要一年半載,屆時鄭經身死,大員陷入內鬥,擁立之事還得落在瓊州軍身上。

“楊帥和黃帥所言甚是,延平王父子矢志抗清,兵多將廣,正該由他主持監國正位之事,我等能附尾驥,共襄勝舉,已經是得天之幸了,不過昆明被破,雲南清軍不日東奔,咱們還是先將永王殿下遷到瓊州方是正理。”

見楊延迪和黃進都一力支援由鄭經主持擁立監國之事,馬仲英當場打蛇隨棍上,要求立即起行,瓊州那邊大事初定,千頭萬緒,他必須儘快返回,考察製造局和春播的進度以及海船的採購事宜。

楊延迪頷首道:“馬帥說的不錯,擁立監國可以推遲,但清軍壓境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我等當立即將百姓和永王殿下遷至瓊州,如此也能安心對付嶽樂那個清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