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7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的就是儘快脫險。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山路竟會如此難行,山路上荊棘叢生,蚊蟲遍地,而且有的地方根本沒有路可以通行。在這種情況下行軍,八旗兵不光要防止被荊棘刺傷,夜裡營地裡又滿是蚊蟲鼠蟻,睡又睡不踏實,只兩三天時間,就一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啦,就是行軍的時候都是魂不守舍的。
又翻過一個山頭後,康熙突然發現眼前的景色和昨天差不多,這令他憤怒不已,隨即命人把趙良棟留給他的兩個嚮導叫了過來,指著前面的路,怒斥道:“這都走了五天了,朕怎麼連個下山的路都沒看到,你們兩個是不是故意兜帶著朕圈子?你們欲造反嗎?”
“皇上大老爺恕罪啊,小的們哪裡敢騙您!這廬山方圓有幾百裡地,山頭又多,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走出去……?小的昨天特意爬上主峰看過,應該還有兩日,您才能下山!”
趙良棟留下的兩個漁民一個叫李大、另一個叫陶三,他們的家人都是被清軍所害,又哪裡肯真正為清廷效力,這幾天,他二人其實是帶著清軍在廬山山脈主峰大漢陽峰兜圈子呢,為的就是要拖垮這些清軍,好為自己逃生爭取機會。
可他二人萬萬沒想到會被康熙看出關竅,嚇得往地上一趴,不住地磕頭求饒。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儘管恨得牙癢癢,但康熙還是忍住了對李大和陶三,二人動手的心思,這山路這般難走,若沒有熟悉的人帶路,他也怕走不出這茫茫的大山,只得催促道:當年,李白就曾作詩描寫過廬山的景色,其意思就是在山中看哪裡的景色都差不多,朕或許是錯怪你們了,不過你們既然說還有兩天才能走出去,那朕便再給你們兩天時間,若是還不能下山,朕便誅了你們九族。
“草民多謝皇上大老爺!”
李大和陶三連連磕頭,臉上一片虔誠,但心中卻滿是不屑,老子們的親族都被你們害了,還誅殺我們九族,你能把人從地府裡撈出來再殺一次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