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0章 趙總督狂飆疾進,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珠等人否?降則家小皆能保全,楚王亦能許以爵祿,況這江山本就是漢人的,公又何必執著?”

徐旭齡怒道:“吾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為性命苟活於世,我豈肯效其所為?汝等亂臣賊子,有何顏面見大清忠臣?”

聞言,趙國祚大怒,他招降徐旭齡也是為了更好地收復山東,誰曾想這徐旭齡卻是個硬骨頭,死到臨頭居然還敢嘲諷自己,當即喝罵道:“傳令下去,將徐旭齡等山東降官家小三族,竟數解至濟南南門明正典刑,一個不留。”

濟南既下,趙國祚並沒有率部西進和北上,而是命令各部直接沿運河一路向南,意圖配合淮揚總督李漢明先解決兩淮清軍,並頒佈釋出告,凡山東境內偽清朝廷所封之文武官員奉大明號令者,官職一併保留,抗拒天兵者,九族盡誅之。

七月初一日,楚軍山東軍趙登龍部攻入兗州,與此同時,左世永部也沿運河抵達了臨沂,並分兵攻略各地。

腹背受敵,大明朝廷的招撫條件又甚優厚,山東各地官員將吏均是紛紛請降,這也得益於楚軍牢牢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如來蕪、棗莊等山東重鎮,皆無一處抵抗。

七月初三,楚軍攻入徐州,邳縣、沛縣、郯城皆是不戰而降,無一處敢抗拒大明王師。

七月十五,楚軍攻克緊鄰徐州的蚌埠,追殺忠於清廷的宿松總兵李思清直至定遠一帶,並生擒清蚌埠知府張思漢,掌印都司劉徵明等人,經報山東總督趙國祚後,趙登龍即將張思漢和劉徵明等人盡數斬殺,以儆效尤。

七月二十八,楚軍追擊李思清部至宿遷,宿遷知府王充攝於楚軍軍威,開城投降,左世永遂在宿遷分兵,一路直撲東海,一路繼續向東南繼續追擊李思清。

八月初一,李思清奔逃至泗陽境內,泗陽不納,改走泗洪,意欲匯合淮安城內的淮揚提督劉麻子和巴布哈與明軍決戰。

可李思清萬萬沒想到,此刻的淮安城也醞釀著一場大變,淮安東門附近的一處的城皇廟內,八卦教教主劉奉天和乾卦教主劉夢遙緊閉的雙眼突然睜開,宛如兩道精光般穿透了面前鳥鳥升起的香菸,照射在跪了一地的教眾身上,洪聲開口道:“真空家鄉,無生父母,今韃虜頹勢盡顯,處處受敵,正是我等起事之機,教友們,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你們這就回去發動城中教眾,咱們和城外的明軍來個裡應外合,破韃虜必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