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1章 公而忘私,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卦教又稱五葷道。教主劉奉天本名劉左臣,於偽清順治年間拜太監、紅陽教首領魏子義為師,回到山東改名劉奉天,創立了五葷道收元教,編創《五女傳道書》,分八卦收徒,意欲配合自稱朱三太子的楊起隆行反清事。

楊起隆事敗後,劉奉天又恐遭遇牽連,遂改五葷道為八卦教,名為傳道行醫,暗則積蓄實力,準備再度起事,只迫於山東距離京師不遠,偽清朝廷實力強大,一直隱忍不發而已。

楚軍恢復南都後,清廷屢戰屢敗的訊息傳到北方後,劉奉天亦按捺不住心中的季動,遂將總壇由山東單縣遷到了淮安城,意欲趁機奪取淮揚財賦重地,再次舉旗反清。

“師尊……我八卦教源自紅陽教,和明廷亦有生死大仇,為何要助他們拿下淮安城?將來明廷重新得了天下,還不是把咱們當反賊給剿了。”

紅陽教的前身是白蓮教在北方的分支聞香教,天啟二年,聞香教教主徐鴻儒在山東發動起義,僅僅四個月就被明廷剿滅,徐鴻儒在滕縣被明軍俘虜,最後被押解至京師處決。

因此,八卦教的幾個弟子儘管都對反清事義無反顧,但卻又不願意配合曾經的敵人(明廷)拿下淮安城,是以在大弟子王清容提出反對意見後,都是齊聲附和。

見諸多弟子都不同意和明軍合作,劉奉天沉默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道:“諸位,古語云,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我八卦教和明廷確實是生死大仇,不共戴天,但始終都是華夏血脈,東虜入關,屠我百姓,毀我城郭,淫我妻女,薅我頭髮,令我炎黃子孫人皆左衽,其仇傾東海之水亦難消也,爾等如何因私仇而忘國恨。”

乾卦教主劉夢瑤附和道:“大掌教說的不錯,我八卦教的教義就是救苦救難,天下慈悲,拯救黎民百姓,如今中原百姓還淪落於韃虜鐵蹄之下,配合明軍解救淮揚和山東黎庶上合天道,下應人倫,爾等何必執著,況現在大明朝廷的主事人是楚王馬仲英,據南方傳來的訊息,楚王仁義愛民,在瓊州時就興農事,施仁政,治下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飯吃,如此仁義之君,又豈是當年的明廷能相比的?”

劉奉天的二弟子郜雲攏有些遲疑道:“師尊,楚王雖然仁義之名遠播,但這大明朝始終是他老朱家的,萬一楚王不測,人亡政息,他老朱家能容得下我們嗎?”

郜雲攏問完後,劉奉天還未開口,他身旁的屏風後又有人笑呵呵地介面道:“郜教頭不必擔憂,此前我朝陛下已有旨意,加楚王殿下為大明監國,待陛下萬壽之後,繼承大統者便是楚王殿下。”

“你是何人?”

王清容、郜雲攏等八卦教弟子大驚失色,他們是真沒想到自家的師尊身邊還有別人藏著。

聞言,一道人影從屏風後緩緩走出,邊走邊說:“老夫,八大山人朱耷,乃是寧王之後,此來,正是奉楚王殿下之命,聯絡北方英雄豪傑,共圖漢人復興大業,楚王殿下對兩位劉教主可是仰慕已久,故爾老夫到中原的第一站就是你們八卦教,寧王一脈和燕系同樣是生死大仇,有老夫做保,諸位可以放心了吧!”

八大山人朱耷其實幾個月前就到了山東,多番打探後,才得知劉奉天到了淮安,索性又跟著追了過來,好在他裝聾作啞了十餘年,淮安的清軍也沒把他當回事,就把他放進了城。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朱耷和劉奉天相交幾十年,自然有一套聯絡的方法,入城僅僅數日,朱耷便和劉奉龍搭上了線,也正是有朱耷的遊說,劉奉天和劉夢遙這才決定和明廷拋棄成見,共同對付偽清朝廷。

“……!”

朱耷的話,令一眾不同意和明廷合作的八卦教弟子集體失聲,寧王一脈和燕王一脈的矛盾,他們也是耳熟能詳,畢竟這都能追朔到永樂帝那會,更不要提正德年間寧王朱辰濠造反的事了,寧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