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投名狀,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吳有財硬著頭皮,接過了身邊一個降兵遞過來的長刀,戰戰兢兢走向了身前的南寧府丞張皋漠。

“張舉人……你不要上了明賊的當,當今聖上明見萬里,一定會發現他們假做幡旗的。”

張皋漠說這話的時候,自己都不相信,大清軍入廣西后,屠的城可不少,就是這南寧城,那會郭義破城時,也造了不少殺孽,要不然也不會從湖廣和江西移人過來。

“張府丞你莫要怪我,早死肯定不如晚死,今天老夫就借張大人的血保我一家老小的命了,您且放心,小的一定銘記大人恩情,為您立一個牌位,四時供奉,絕不會斷了您的香火。”

吳有財在南寧是來賭坊的,手底下也有過好幾條人命,對殺人這種事,並不畏懼,鋼牙一咬,手中長刀重重揮下。

“噗呲……!”

張皋漠轟隆一聲,無頭的身體轟隆一下栽倒在將臺前。

緊接著,被逼上梁山的王一貴、宋文才、張寶祿等十一名南寧士紳也一個個挺身而出,拾起身上的長刀,撲向了原本高高在上的大清官吏,只剩下因為害怕,又嚇暈過去的廣西布政使黃國材。

誅殺完南寧官吏後,這些士紳還不忘指天畫地向馬仲英表示他們本就是大明忠臣,這次為南寧守軍提供錢糧,不過是被黃國材和趙良璧逼迫而已,今大明天兵既然撥亂反正,他們願意拿出僅存的錢糧為大明的事業添磚加瓦。

士紳都屈服了,城內的青壯更不敢反抗了,左右不過是在手上刺幾個字而已,又不傷筋動骨,一個個認命地被李沁部下的土人拖進了營房。

當然,他們在刺過字後,肯定是要充入瓊州軍的,大戰在即,多一個人就會多一分力量,在馬仲英看來,即使他們在守城多扔一塊擂石,都有可能影響戰局的走向。

“張達,你現在就去府衙,將城內犯官家小全部押解至北門,盡數誅殺,一個不留,至於黃大人且將他用大釘釘在城門上方,以祭奠福建死難的數十萬百姓。”

士紳回去籌集錢糧,青壯盡數充入軍中,馬仲英把目光看向了廣西布政使黃國材,雖說後世影視劇中遷界靖海的主使是姚啟聖,但馬仲英知道罪魁禍首就是黃藩臺的叔父黃梧。

這狗漢奸在投清後,曾向偽清朝廷提出了所謂的平海五策,並付諸行動,故馬仲英下令即便是黃家尚在襁褓中的幼童俱屠之,以達到漢奸無後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