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4章 采石之戰(一),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出征的楚軍陸師也挾持著近三萬八旗丁口,沿長江向翠螺山方向逼進,只兩日楚軍西征大軍就抵達了採石外圍。
李漢明、楊延迪和陳文佳等楚軍將左在反覆觀察了採石磯的地形後,都認為在兵力對比差不多的情況下強攻清軍木城頗為不智,所以李漢明即決定先取翠螺山,如此便可依靠有利地形,居高臨下,炮轟清軍水師。
鎮守翠螺錢的正是池州副將胡守義,胡守義本是清順治朝湖廣提督胡茂禎的小兒子,正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胡茂禎當年舉全軍投降滿清,併為清廷平定金聲桓和王得仁反覆,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其死後,不光大兒子襲爵,就連庶出的小兒子胡守義也當上了副將。
許是出身將門世家的緣故,胡守義還是有點真才實學的,和楚軍佈置防線一樣,胡守義同樣在翠螺山東南可以上山的區域挖掘了數道壕溝,並在壕溝前佈滿了尖樁,並在壕溝後修建了環形工事,以部署弓箭手和火銃兵,此外還在山頂修建了炮壘,部屬了三十餘門大小火炮。
因為翠螺山連線長江,所以胡守義對於守住陣地充滿自信,只要一旦戰役打響,長江水師即可從採石磯大營轉運兵馬增援,翠螺山的防禦工事修的滴水不漏,賊寇根本沒有機會攻破他的防線。
形勢的發展也如胡守義料想的一樣,楚軍陸師在休整了一夜後旋即發動了對翠螺山的攻勢,由於翠螺山山勢險峻,能攻山的區域也只能容納千餘人同時進攻,為了試探出清軍的火力配置,李漢明第一次就抽調了三百勇士,讓他們督促著五六百炮灰軍向翠螺山逼去,
發現明軍逼迫八旗丁口作為炮灰後,胡守義氣的破口大罵,但是他並沒有手軟,因為自大勝關和秣陵關失守後,安親王嶽樂就下達了嚴令,凡是主動攻擊大清城池的軍隊,無論是明賊還是八旗丁口,都必須給予他們無情的打擊。
攻守易勢,楚軍終於嚐到了攻山的苦頭,在楚軍登山時,清軍並不還擊,待前隊的炮灰軍衝到壕溝前準備處理地上的尖樁時,清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才開始瘋狂地射擊起來,山頭部署的火炮也不停地轟擊著散子彈,大大小小的炮子如同雨點一般砸了過來,無數的箭失亦如同飛蝗一般落入楚軍和他們身前炮灰兵的佇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