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0章 采石之戰(七),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放火船,準備投石機,待火船臨近敵人木城時,就給老子發射石灰彈。”

眼看距離清軍木浮城不遠,潘學忠拿起一杆三股鋼叉,縱身跳上一艘連環船,同時還不忘回頭給船上的傳令兵部署作戰計劃。

連環船,顧名思意,其實就是兩艘用鐵環相連的船,這種船的前船裝滿了油脂等引火之物,後船則是用來逃生用的。

在潘學忠的號令下連環船前端的火船被瞬間點燃,後面計程車卒則立即解開掛鉤,用手中的撐杆將火船拼命地朝前方推去。

江面上頓時濃煙滾滾,數十艘火船宛如一條條火龍般順著北風撞向了清軍的木浮營。

清軍水師編定已久,又是在長江長縱橫多年的存在,在發現明軍縱火後,木城上的清軍亦紛紛那起叉杆,駕著停靠在木城處的小船向火船撞來朝著的方向頂去。

這些叉杆也是特製的,前端乃是鐵製,後半段則是木製,既不容易引燃,又不導熱,乃是專門用來對付敵軍縱火的,在清軍的全力阻截下,最先衝到木浮營的十餘艘火船均是被清軍的叉杆手死死地頂在江面上,前進不得。

後面跟上來的火船也因為前船的阻擋不能再進,只橫在江面上烈烈燃燒。

清軍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可他們卻擋不住從天而降的石灰彈,在漫天的煙霧中,楚軍福船上的投石機瞬間拋射出近百枚已經點燃引線的石灰彈,儘管有小半數引線因為技術或者被水氣浸溼的原因在半空熄滅,但還是有數五六十枚在半空中爆炸開來。

隨著陶罐的崩裂,填充在陶罐內的石灰粉頓時瀰漫開來,在半空中形成了一道白色的煙霧,順風飄向了清軍木城所在,五六十枚石灰彈形成的石灰霧並不濃郁,但後續的石灰彈已經接踵而至,江面上的爆炸聲此起彼伏,那白色的煙霧也越發的濃稠,將翠螺山腳一帶的江面幾乎籠罩在白紗中。

最先遭到石灰霧襲擊的正是那些舉著叉杆阻擋火船的清軍叉杆手們,隨著石灰霧的飄過,幾乎所有人都受到了波及,一個個嗆的不住地咳嗽,眼睛裡、鼻子裡和嘴裡全是白色的粉末。

石灰遇水即沸,鼻子裡嗆到石灰的還好,眼睛和嘴巴被石灰嗆到的不是口中燙的直冒熱氣,就是眼前一片模湖,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淌了出來,然後眼睛便彷彿燒開的鍋一樣,燙的到處都是血泡,很多人都因為臉上火辣辣的燒傷,顧頭不顧腚地跳進了一旁的大江之中,好不容減緩了臉上的痛楚,但這些清軍卻愕然發現,他們再也沒有力氣爬上船了。

石灰霧的威力並不僅限於此,而是在飄過了清軍的阻截船隊後又飄向了清軍的木浮營,而那些失去了叉杆手阻截的火船也伴穿透了石灰霧撞到了清軍的木城上。

楚軍石灰彈炸開時,木浮營上的清軍也都做好了準備,為了躲避石灰霧的攻擊,他們撕開了身上的號衣,用布條死死地捂住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但這也導致了他們視線受阻,既不能開炮射擊,又不能阻擋破浪而來的火船。

木浮營外圍都是木製,雖說這些木料都用桐油刷過,不光能防水腐蝕,也有一定的防火效果,但裝滿油脂,燃的通透的火船,木浮營的木料卻防不住,尤其是浸過牛油的固定麻繩幾乎就是一點就燃。

木浮營並不大,除了周圍部署火炮的炮壘,中間便是存放火藥的彈藥庫,在熊熊的火光中,緊依翠螺山的一座木城率先因為彈藥庫爆炸,震斷了左側附近的圓木,然後被江水一衝,木城內填充的土方頓時發生了坍塌,這又引的木城內的清軍一片騷動,很多人因為躲避不及,從城上滑落水中,一個個在那不停地哀嚎求救,指望著附近木城上的同伴能夠救他。

可其餘木城上的清軍也是自顧不暇,畢竟沒有人有三隻手,能一邊保護自己,還能一邊救援自己的同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