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4章 勒石豎碑,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夏文明自古以來都倡導所謂的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強如明太祖朱元章也是在籠絡了浙東計程車紳集團後,才有了定鼎天下的基礎。
誠如金光祖所說,滿清之所以能迅速控制北中國,同樣是採用拉一幫打一幫的手段,迅速收攏了北方計程車紳。
馬仲英要迅速將蘇南和浙江納入掌控範圍,從而騰出手來對付長江一線的清軍,現在唯一能用的手段,也只能用這種方法,來穩定江南人心。
為此,馬仲英索性親自下書延請錢孺怡、冒闢疆、惲壽平、屈大均、陳恭尹等為首的江南士紳代表至南都商議監國登基事宜。
聞得楚國公相邀,江南士紳是彈冠相慶,其實他們其中很多人也在擔心,生怕殺的江西和湖廣人頭滾滾的楚國公會清算他們父輩當年投清之事,馬仲英的書信中的委婉言辭卻讓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故爾在接到傳書後,均是歡天喜地地直奔南都而來。
馬仲英並沒有在大都督府接見江南士紳,而是親自出了太平門將諸人請到了孔廟,也就是文廟,以彰顯他馬大帥尊孔重孟,優待士人的形象。
金陵孔廟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西面,為文人士子供奉祭祀孔子之地,金陵作為大明留都,這文廟自然是規模宏大,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
“諸位江南鄉梓,自甲申胡變以來,我江南士紳或奔走於抗清前線,或表面屈服,暗圖恢復,或拒不仕清,不為五斗米折腰,此次本帥北伐,江南能一鼓而下,誠賴諸位助力也。”
文廟明德堂內,馬仲英絲毫沒有拿大明楚國公,大都督府大都督的架子,看著錢孺怡、冒闢疆等人入座後,才坐到了左側的主位。
馬仲英的一席話令得在場計程車紳又是一喜,因為這裡面除了屈大均和陳恭尹以外,其餘人的父輩親族當年基本都是主動降清的,錢孺怡的老爹水太涼還是第一個剃髮投降的,而從馬仲英口中說出來,卻都成了忠明人士。
“楚國公英明啊!我父錢謙益投清也是迫不得已,當年史閣部揚州戰敗,數十萬生靈百姓慘遭東虜毒手,我父不惜揹負罵名,開城降清,這完全是為了保全我南都百萬百姓,其後,我父又多方奔走,聯絡晉王,延平王北伐,這便是曲線救國之策也,今日,有楚國公替我父洗刷清白,昭雪沉冤,我父死也瞑目了,瞑目了!”
馬仲英話剛說完,錢孺怡立時就嚎了起來,斗大的淚珠從他的眼眶裡滾滾而下,捶胸頓足地向在場計程車紳和大都督府的一眾幕僚傾述著他老錢家的委屈。
屈大均眉頭緊皺,陳恭尹嘴含不屑,惲壽平等誓不仕清計程車紳也紛紛別過臉去,他們實在是被錢孺怡的無恥給驚住了,你他孃的還要不要臉,你老爹明明是自個怕死才降清的,居然被你扯到為保全江南百姓身上,至於後來反清,還不是因為韃子朝廷給的官職太低了,讓你老爹感覺失了面子。
王翬、原弘光朝大學士王鐸的兒子王無回等人卻眼冒精光,錢兄這話對呀,咱們老子當年投清可就是為了保全百姓嗎,這曲線救國之說用的實在是妙,簡直是妙不可言啊!
“噗……!”
馬仲英被氣笑了,以至於剛剛喝到嘴裡的茶水差點噴了出來,好在及時忍住了,在召見江南士紳之前,馬仲英已經猜到了這幫人中大部分人的底限了,可他卻沒想到錢孺怡居然會如此厚顏無恥,連投降是為了救百姓,曲線救國的話都能說的出口,這和南宋的秦檜,後世的汪某人以及那些鼓吹司機投降的大v有什麼區別。
言者無恥,聽者無理,馬仲英此刻很想喝令馬三德將以錢孺怡為首的幾個當年開城投降滿清計程車紳後人給拿下,但理智告訴他現在並不是拿下他們的時候。
因為他還要用這些人籠絡江南乃至全天下計程車紳,只得壓下性子繼續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