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設祭,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床上,唉……大帥自從夫人在昆明失蹤後,後宅也沒個人,到現在也沒子嗣,咱這黃袍要是給他披上,沒太子繼承大業那可就不好了。

馬仲英自然不知道馬三德的花花腸子,他尋青格兒確實是有正經事,前天回城後,陳德便奉命前往瓊州迎接永王朱慈炤,永王既然是崇禎四皇子,又是馬仲英欽定的監國人選,至廣州後,肯定要登監國大位,既然是大明監國,那肯定要設監國行在了,廣州城內唯一能作為監國行在的只有平南王府,這才是馬仲英尋青格兒的目的所在。

尚之信安葬的地點是越秀山山麓,背靠越井崗,正對金子灣,依山傍水,風水上佳,這個地點是金光祖和餘思明共同擬定,馬仲英也頗為贊同,畢竟人死為大,儘管尚之信為人首鼠兩端,但瓊州軍之所以能在南寧和瓊州站穩腳跟,也得益於尚之信在廣東反清,這次又在廣州城破的局面下,主動放棄了廣州城內的防務,和清軍血戰到最後一刻,於情於理,馬仲英都要送這個恩人一程。

至越井崗後,馬仲英作為廣州實際意義上的掌權人,親自在尚崇義的攙扶下為尚之信奉上香燭等祭品,並拿出由余思明代寫的祭文朗聲念道:“大明永曆三十六年正月初一,提督兩廣軍務總兵官馬仲英謹陳祭儀,享於廣州歿王事之尚之信曰:“虜廷無道,玄酋不仁,遂有昆明之變,福建之亂,一時天下洶洶,刀兵四起,尚兄之信,雖委質虜廷,卻懷忠義之心,為復皇明故土,盡忠去孝,先擒尚逆可喜於廣州,後舉義旗反正於粵桂,其甚斯焉!”

“尚兄首倡大義,舉義旗,兵鋒所指,泉酋盡喪,將旗所向,妖氛冰消,喇布聞風而喪膽,蔡毓榮惶惶不可終日。何期偶失兵機,誤中奸計,力戰而亡,魂掩泉臺;生則有勇,死則有名。今韃虜潰退,監國殿下將至。尚兄英靈若在,祈禱必聞,但吾上表,宣尚兄之功,以全尚兄忠義之心,今建荒冢,四時供奉,聊表丹誠,敬陳祭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聽完馬仲英所念的祭文,青格兒感激地微微福了一福,尚崇義也心神大定,因為這篇祭文是直接把尚之信寫成了一個對大明朝廷披肝瀝膽的忠臣,一個不惜囚禁父親也要反清復明的義士,馬仲英派人到瓊州迎永王殿下的事,廣州已經是人盡皆知,那尚之信這一系作為大明的忠臣,安全方面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