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設祭,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清的安親王病了,準確地說是被馬仲英氣病的,殺人不過頭點地,但瓊州軍完全是殺人誅心,不僅在清軍的虎口拔牙,拿下了天南重鎮廣州,而且還趁機殲滅了近兩萬大清軍,因此在瓊州回城後,嶽樂便吐了血,這又令的大營內的清軍將左一陣雞飛狗跳。

好不容易安撫完軍心,代行理政的大學士圖海隨即做出了一個令所有清軍將官認可的軍令,就是立即撤離廣州行營,退守三水和肇慶一線,並傳書花縣的羅可鐸退往惠州。

清軍匆忙撤軍,馬仲英雖有心追擊,卻苦於沒有騎兵,加上手中兵馬不足,又因剛剛拿下廣州,城中人心未定,為防城中生變,無奈之下只得坐視清軍離境。

廣州既下,那瓊州軍的政治和軍事中心肯定要遷至羊城,這並不是馬仲英喜新厭舊,而是瓊州孤懸海外,若長期以作為根據地,只會造成瓊州明軍仍然是一支自絕於中原的武裝力量,根本不足以獲得內地的人心民望,他們會認為瓊州軍不過是自守之賊,即便是心懷漢家江山的忠明士紳都不會看好瓊州明軍。

退往東番的明鄭勢力便是最好的例子,鄭成功收復東番後,盡遷金廈漢民,將金廈二島改成抗清的前沿陣地,這樣做雖然保全了金廈百姓,但也令的明鄭軍隊自此遠離了大陸,在清廷妖魔化的宣傳中成了所謂的海賊,盡失東南沿海士民之心,以至於後來鄭經收復泉州和漳州等地後,根本得不到地方百姓的支援,清軍一至,不得不棄城而走。

馬仲英不是鄭經,他的目標不僅僅侷限於一省之地,而是要掃除天下羶腥,使華夏不再沉淪,重塑漢人的榮光,所以他必須把行政中心遷到廣州來,這便是明成祖所言的天子守國門,將瓊州軍的軍事和政治中心擺在抗清的第一線,就是為了向兩廣的百姓、向江南計程車紳集團、向全天下的漢人展示瓊州明軍的決心和勇氣。

永曆三十六年的春節,廣州城並沒有一絲喜慶的味道,反而是人人帶孝,即便是剛剛拿下廣州的馬仲英也身穿一身素服,因為今天是平南王尚之信出殯的日子。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對於馬仲英如此重視尚之信的葬禮,李興很是不解,他道:“大帥,廣州既然已拿下,平南王府已經是沒了牙的老虎,讓餘思明代替您走一趟不就結了,又何必如此紆尊降貴,這也太抬舉他們了!”

馬三德卻沒有多言,和往常一樣侍立在正在整理衣裳的馬仲英身邊,臉上波瀾不驚,心中卻打起了小九九。

那日去平南王府,咱就看大帥看尚之信婆娘的眼神不對,如今拿下了廣州,既不提清點廣州府庫之事,又對尚家的事這麼上心,這不是打尚之信婆娘的主意還能是啥?

“禮多人不怪,尚之信好歹是本帥盟友,咱們又用詐術拿了他的老巢,面子上的事還是要做的,況且待尚之信下葬後,本帥還有事和他夫人商議,好了,你們隨本帥走吧,別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咱們是去送葬,不是去擺架子!”

拿下廣州,嚇得數萬清軍不敢出營一步,這令的瓊州軍體系的官員和士兵一個個牛氣沖天,在大街上巡邏時鼻孔都朝著天上,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正所謂驕兵必敗,所以馬仲英這兩日已經不止一次告戒諸將,讓他們戒驕戒躁,現在距離最終勝利還很遙遠。

“末將知道了!”

李興老臉一紅,低著頭應了一聲,他又不是蠢人,自然知道馬仲英話中勸戒的意思。

馬三德那顆八卦的心卻飛到了天際,和尚之信的婆娘商議?和她有什麼好商議的?還不是打著把人家弄上床的心思,這大帥莫不是有賊心沒賊膽,要不俺老馬尋個機會把那女人綁來,直接丟到大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