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8章 半成品和殘次品,重生南非當警察,鯰魚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布勞恩還不夠了解美國人,他也不是隻聯絡了南部非洲,同時也在聯絡美國人和英國人,只可惜在美國人和英國人那裡,馮·布勞恩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回饋。
美國人所謂的回形針行動,執行的範圍比較小,瞭解這件事的人不多。
南部非洲蒐集技術和人才,主要是透過布拉德辦公室進行的。
“能不能想辦法為我們的研究人員增加一些營養,他們的情況很糟糕。”馮·布勞恩很擔心研究人員的健康狀況。
現在的阿爾卑斯山,開發程度遠不及物質生活條件極其發達的21世紀,山裡的生活還是很糟糕的。
德國人對於這幫科學家還是很重視的,在佩內明德基地,研究人員們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無需為生活擔心。
進入阿爾卑斯山之後,別說研究,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研究人員們因為常年工作在實驗室,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大多數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現在突遭鉅變,進山沒多長時間,已經病倒了十幾個。
更要命的是,山裡不僅缺乏生活保障,同時還缺醫少藥,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那麼或許不用多長時間,團隊就會徹底解散。
“我已經跟穆勒上校說過這個問題,不過穆勒上校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瓦爾特也沒辦法,總不能讓保護他們的黨衛軍官兵都打獵吧。
說是保護,其實就是監視。
躲在山裡等死不是馮·布勞恩的習慣,他迫切想要回到實驗室,只有在那裡,他才能充分實現自我價值。
晚上在馮·布勞恩居住的房間裡,聚集了三十多位科學家,他們是這個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
馮·布勞恩居住的地方是一個村莊,說是村莊,其實只有十幾戶人家,無法容納所有團隊成員,所以馮·布勞恩他們這500人,被迫分散到附近的幾個村莊裡。
這也造成負責“保護”他們的黨衛軍嚴重分散,力量不足,所以就給了馮·布勞恩機會。
馮·布勞恩作為團隊帶頭人,擁有整個團隊唯一的一部收音機,每天晚上,團隊核心成員都會準時來到馮·布勞恩的房間內聽收音機,這也是他們瞭解局勢的唯一渠道。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易北河和俄羅斯軍隊順利會師,戰爭即將結束,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柏林正處於盟軍的重重包圍中,同盟國領導人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宣告,敦促德國和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
受山間地形干擾,收音機裡傳出來的聲音斷斷續續,圍著收音機的人們,心情也隨著電波忽上忽下。
“南部非洲遠征軍的隨軍記者在漢堡,對來自維爾西茨的馬格努斯先生進行了採訪,馬格努斯先生呼籲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主動站出來,為結束這場戰爭貢獻自己的努力——”
新聞裡的一則採訪引起了馮·布勞恩的注意。
維爾西茨是馮·布勞恩的家鄉,馬格努斯這個名字馮·布勞恩就更熟悉了,這也是他全名的一部分。
“太棒了,馬格努斯已經和南部非洲人取得聯絡,我們有機會離開這裡了——”馮·布勞恩很興奮,這是屬於他的曙光。
“我們要去南部非洲了嗎?”
“那些監視我們的軍人怎麼辦?”
“我總覺得南部非洲不如美國,在美國我們會受到更大的重視。”
團隊核心成員們七嘴八舌,既有對未來的嚮往,也有擔憂。
這也正常,不管南部非洲還是美國,對於這些德國科研人員們來說都是陌生的。
當然相對來說,他們對於南部非洲會更熟悉一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部非洲在德國已經完成了一輪搜刮,很多德國科研人才移民南部非洲。
這部分移民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