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暴怒的圖們汗,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廢物,廢物,通通都是廢物!”全蒙古的大汗、扎薩克圖圖們汗在大明獨石堡外的盤古鎮附近汗帳中暴跳如雷,幾乎是毫無形象地破口大罵起來。
“速把亥這個廢物,本汗讓他來平定土默特之亂他不來,非要利慾薰心去打山海關輜重的主意,甚至在董狐狸連番示警之後,扔下察罕浩特不顧,南下去匯合董狐狸——他打的好主意啊,以為匯合董狐狸之後,兩部兵馬合在一處,不僅李成梁不敢輕動,甚至還能繼續去搶山海關輜重隊……”
“結果呢?這兩個廢物用自己的腦袋,成全了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的威名!本汗用腳指頭都能想到,漢人皇帝聽說這兩個訊息之後一定又要祭祖,說不定還要築京觀!”
帳中所有人,包括四位執政和一票蒙古將領在內,全都陰沉著臉不說話。
圖們汗餘怒難消,繼續罵道:“不過他們兩雖然是廢物,好歹還是戰死沙場的,可是長昂那廝是怎麼回事?戚繼光出兵不過一萬餘人,他長昂手下騎兵就有一萬多,居然只是小戰一場就直接把大寧巨鎮給丟下不要,逃之夭夭了?早知這廝膿包如此,就不該留他呆在大寧!”
帳中諸人都是長嘆一聲,說不出話來。
圖們汗一臉怒色之中夾雜著難以言喻的恐懼,語氣冰冷地道:“誰能告訴我,戚繼光此舉,是不是朱家皇帝想要重開大寧鎮?”
圖們此言一出,帳中諸人就不是長嘆,而是一個個目瞪口呆,臉色都瞬間有些變白了。
重開大寧鎮?
這大寧,乃在喜峰口外,是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明初是便為巨鎮。該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朵顏三衛當年就歸出鎮大寧的寧王統屬。
要不是後來朱棣靖難獲勝之後,擔心大寧鎮實力太強,且地理位置緊要,又有朵顏三衛精騎聽令,因此將寧王內遷,大寧廢鎮,近兩百年都未能恢復的話,當年察哈爾部能不能順利東遷到察罕浩特都不一定呢。
因此圖們一提朱家皇帝可能想重開大寧鎮,帳中所有的蒙古貴族全都驚呆了。
重開大寧鎮,然後再次“統塞上九十城”嗎?那我們蒙古人怎麼辦?又北遷去捕魚兒海(貝加爾湖)那個幾乎連熊都能凍死的鬼地方?
不過,這群蒙古人的思維還是太簡單了,他們知道重開大寧鎮對他們的壓迫力之大,卻不知道重開大寧鎮對大明而言的難度有多高。
實際上,作為此番漠南地區連番大戰的“幕後黑手”,高務實並沒有打算現在就恢復大寧鎮。
非不欲為,力所不能及也。
這件事得從靖難之役說起,才能說得明白。
建文元年,靖難之役爆發。燕王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為防止寧王包抄他的後路,起兵襲陷大寧,挾寧王朱權及諸軍歸。
後世關於大寧都司內遷的原因,學界觀點不一。在明代有些史籍中認為是兀良哈的泰寧、朵顏、福餘三衛在靖難兵變中,追隨燕王朱棣作戰有功,明成祖朱棣以大寧都司諸衛之地與之,此說見於《撫安東夷記》、《吾學編》、《三衛考》、《四夷考》、《明史》、《讀史方輿紀要》等書記載。
其中,《明史紀事本末》指出,自朱棣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奔襲寧藩,威脅寧王附歸,“盡拔降騎還北平”;《明史》則說,朱棣當時直趨大寧,劫走寧王及其家屬,收其精銳,尤以朵顏三衛最為驍勇善戰。朱棣登基後棄守大寧,實為酬庸兀良哈三衛助己奪位。
在後世的明史研究中,也有類似說法,如《蒙古族通史》就認為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藉助兀良哈三衛蒙古人的支援,挫敗了鎮守大寧衛的寧王朱權。後來他又向兀良哈三衛借用三千名精兵,作為其靖難軍的骨幹。
因此,在朱棣即皇帝位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